侃侃轰炸东京中的燃烧弹
前言
轰炸东京其实说成火烧东京可能还更准确一些,是对日本战略轰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速盟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可能有人会想当然的说,这有什么,不就是弄个飞机跑到东京扔一堆汽油瓶嘛。理解当然可以这样理解,不过事情当然远不是这样简单。
首先你得有炸弹,当然不能是汽油瓶了。事实上,特殊顾客特殊对待,美国人还是很抬举日本人的。按照日本的建筑结构特点反复试验最后专门为日本人量身定做了新型燃烧弹——M69。如果考虑到后来一次投弹就两三千吨的规模,这设计、测试、生产工艺和最后的生产实际上就是好大一摊事,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凑数的。比如性能差,结果辛辛苦苦生产出来飞到日本再投下去却只是放了个焰火,那可就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么。还应注意的是,除了性能以外,还必须考虑成本因素、生产的工艺性以及对原材料的要求等等细节问题。否则工艺繁琐一天弄不了几个根本不够使用;或者虽然性能好生产方便,但是需要一些战时非常紧缺的原料,那么这个燃烧弹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生产肯定会受到影响。
燃烧弹自己不会飞,下一步就得要合适的载具了。日本孤悬一岛,对轰炸机最起码的指标就是远航程。没办法,顾客特殊,不能瞎凑活,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美国人不得不开发了全新的 B-29。由于在一架飞机中涉及众多关键新技术,开发的难度和风险奇高。由于美国的迫切需要,甚至还没有完全定型就和波音签下了巨额合同,算是二战中美国最大的赌博之一。大家知道曼哈顿计划化了大约 20 亿美元,而整个 B-29 则砸了约 30 亿,最后生产了 3,760 架,为战胜日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空军之翼有一篇长文,这里不过多废话了
正在散布死亡的 B-29其次,有了飞机和炸弹显然你也不能随便找到个地方就扔下去,目标的筛选、战术的使用都是很头疼的问题。比如现在作为事后诸葛亮,谁都知道日本的夜间防空水平很差,但李梅当时下这个决心可是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最后,还有道德因素在里面捣乱。如果说高空精确轰炸主要是为了消灭军事目标的话,那在在市区投燃烧弹说穿了纯粹就是杀伤平民。虽然说日本鬼子恶有恶报,但这个决心可是不好下(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司令亚瑟.哈里斯可是为此饱受抨击)。
所以,这个看似简单的作战行动背后却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把第一吨燃烧弹投到日本鬼子的头顶上,背后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更不用提太平洋战场上的逐岛浴血,仅仅一个硫磺岛就阵亡 6 千余。如果从瓜岛之战算起的话到攻占马里亚那差不多花了两年时间。这里主要侃侃燃烧弹,其他的就不过多废话了。
轰炸示意图,分别是 B-29 以成都、提尼安,基地的作战半径
轰炸的杀伤效果,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潘朵拉魔盒
说起来,燃烧弹还真不是美国人的发明。古代的那些火箭什么的就扯得太远了一点,进入 20 世纪 30 年代,在西班牙内战期间燃烧弹就开始使用,接着日本鬼子的侵华战争期间、苏芬战争中也使用了不少燃烧弹(所谓的莫罗托夫酒),特别是德国人在不列颠空战期间更是大规模使用。德国人主要 2 磅的镁弹以及 50 磅的油弹来攻击英国城市,造成不小的人员物质损失。不过呢,真是应了中国那句话,“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德国日本算是恶有恶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后来都吃够了燃烧弹的苦头。
不过二战初期的轰炸经验推翻以往的乐观想法。初期英国也是采用类似的白天编队精确轰炸军事目标的理论,不过遭到了惨重的损失。比如在 1939 年 12 月一次轰炸德国造船中心的行动中,22 架轰炸机仅有 7 架返航,特别是德国对华沙、鹿特丹等城市的野蛮轰炸给英国人松了绑。到了不列颠空战之时,双方有意无意的误炸、报复、再报复使轰炸彻底升级。同样在白昼轰炸中遭到不小损失的德国人后来干脆就以夜间滥炸城市来打击英国人的士气,这算是戈林的重大战术失误之一。第一回合,德国占了便宜,包括伦敦、伯明翰、考文垂利物浦、南安普敦等英国不少城市在内遭到了严重破坏,平民伤亡 10 余万人。反过手来的英国人自然也不客气,更不会仁慈。战争毕竟是战争。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后果难以预料。邱吉尔下令对德国城市的工业区进行夜间轰炸进行报复,由于误差很大同样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进而发展成区域轰炸理论(area-bombing)。42 年初,皇家空军最高指挥部指示轰炸机司令部,“现在你们的任务首先是打击敌人平民的士气,特别是工人,而这个任务具体由 Arthur T. Harris 空军上将负责。”
正当年的 Harris哈里是一个非常坚忍不拔的人物,将这个指示更加具体化为:“如果采用足够的轰炸机和合适的炸弹,进行足够长时间的空袭,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忍受这样的打击”。哈里不仅主张轰炸工厂,同时也主张对城市的轰炸,其目的是不仅打击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同时也通过轰炸城市打击德国人的士气。因为德国的工业相对集中,如果足够的城市被摧毁,德国也就将被摧毁。哈里的主张应该说效果显著,加上美国人,比如对科隆、汉堡、德累斯顿等等的轰炸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惨重的伤亡,对德国的士气打击很大。不过甚至当时就因为平民的大量伤亡而饱受指责,所以也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实行。不过记得斯佩尔,德国战时军备部长,后来在纽轮堡审判时说,如果类似的轰炸持续下去的话,德国人早就不行了,也许反而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类似于原子弹于日本,否则一亿国民就要弄不好就玉碎了。
向来以文明著称的欧洲人都弄成这个样子,亚洲战场也就可想而知了。日寇侵华战争的暴行、在太平洋战场上表现出来的野蛮和残忍使盟军已经有了足够的理由进行同等的报复,这是基本前提。
美国对日本的战略轰炸一直迟到 44 年夏。不过开始以印度、中国成都为出发基地的轰炸收效甚微。由于距离过远,仅仅能够着日本西南部九州、本州等地,成员此时也缺乏训练,不过是起到了练兵的作用。要命的是此时 B-29 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发动机的过热天气等问题,使得非战斗损失奇高、战果很差。比如 44 年 6 月中旬进行的旨在轰炸九州八藩钢铁厂的所谓 Yawata mission,
92 架 B-29 离开印度
79 架 B-29 到达中国基地
75 架 B-29 从中国成都基地起飞
68 架 B-29 实际离开中国(其他因故障返回)
47 架 B-29 到达八藩目标
15 架 以目视投弹,32 架因恶劣天气以雷达指引投弹
一架 命中
这个递减数列估计能把人气死。直到 11 月 24 日,111 架 B-29 才首次从马里亚纳出发轰炸日本,不过效果很差。这次轰炸发现了所谓的 jetstream,发源于西伯利亚的高空高速气流,1 万米左右(正好和 B-29 的轰炸高度差不多),速度最高能达每小时 500 英里,一般时速在 100 到 200 英里之间。这个气流对轰炸影响很大:如果顶风进入目标,相对地面速度可就很慢了,成了地面高炮等等的活靶;如果绕一圈顺风飞向目标,速度又太快——超过了轰炸瞄准仪的解算能力;侧风更是没戏。再加上冬季恶劣的气象条件,轰炸效果一直大打折扣。一连俩三月还是这样,包括 Arnold 在内的各方头头们可就急眼了,如何向国民交待?
扔原子弹的理由之一也是为了让美国民众听个响——看,这 20 亿花得值吧?而花了那么多的钱,还搭上不少人的命的 B-29 就这水平?相关决策人员弄不好是要追究责任的。不行,战术得改变,不能在一根绳上吊死。另外一个因素还是罗斯福。显然欧战的结束已经近在眼前了,回头就是日本,而战略轰炸又是打击日本的最现实手段。而罗斯福大概自己也知道身体不行了,在自己的手上能结束战争当然也是心事一桩。因此种种,在 45 年 2 月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提出对日本展开“无限制轰炸”,“以期彻底破坏日本及其军队”,对李梅的最后一道紧箍咒终于给摘了下去。在二月份进行的两次试炸的基础上,3 月 9 日,334 架 B-29 以夜间低空投掷燃烧弹的方式空袭东京,生活在本土的日本人头一次真正尝到了战争的滋味,尽管两年来已经连遭败仗,而恶梦不过才刚刚开始。像德国人一样,当他们发动战争的时候,当他们为初期的胜利和对别人恣意的屠杀而兴奋狂欢的时候,应该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科技就是战斗力
直到 40 年,美国人才制成第一个燃烧弹。参考英国人提供的填充物配方,军火专家们使用了现成的化学炸弹的外壳(一般用于制造刺激性毒气),在里面加上胶状橡胶混合物,碱水,椰子油,再混和一些汽油,结果制成了 M47 燃烧弹,大约 4 英尺长,直径 8 英寸,100 磅重。接着,1941 年美国人从英国人拿到一个完整的 4 磅 MarkII 燃烧弹,在此基础上发展为 M50 燃烧弹,主要成分是镁,以及粉状的铝和四氧化三铁作为混合填充物,大约 2 英尺长,4 磅重。
二者结构和成分的区别决定了不同的使用方式。由于 M47 重量比较大,具有足够的穿透能力,适合攻击大型建筑物;而 M50 则适合轻型建筑,一般采用集束方式投掷——34 个 M50 燃烧弹用金属带固定在一起,投掷一定高度后保险装置打开后释放开来,散布面积比较大。穿透目标落到地面后,引信启动使铝和氧化铁点燃,其热量会使所填充的镁燃烧起来,温度可达 1,300 摄氏度以上。由于镁燃烧的特性,即使专门的灭火队一时也很难扑灭。二者在二战中都被大量使用,不过,在此基础上美国科学家研制发展了更具破坏力的 M69 燃烧弹。
http://www.afwing.com/intro/firebombing/m47.jpg
M47 燃烧弹1941 年夏,罗斯福下令成立科学研究及开发办公室(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SRD),以便在美国如果卷入欧战后能充分利用美国的科学技术。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曼哈顿项目就在其中,而其中所属的部分科学家就负责新型燃烧弹的研制。罗斯福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Vannevar Bush,MIT 工程系前系主任,被罗斯福任命来领导 OSRD,负责全国范围内军事以及医药等方面的研究;而其中的一个分支,国家防卫研究委员会(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NDRC),主要负责军事方面的研究,由哈佛大学的校长 Dr J.B.Conant 负责。
在这两个人的率领下,NDRC 委员会成效显著。至少一个原因是委员会下的各个研究分支的领导者均是当时这个领域的大牛,包括大量学术界以及工业界的顶级科学家和工程师,比如 Karl Compton,MIT 的校长,负责雷达方面的研究,Richard C.Tolman,CIT 的一系主任,负责坦克、轮式车辆及相关武器;Roger Adams,伊利诺斯大学化学系的教授,被誉为现代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理所当然得负责爆炸物以及化工品的研究。套用那句话应该是没问题的:“科学技术就是战斗力”。
1941 年的 9 月,阿诺德将军给 Vannervar Bush 写了封信,强调战时镁短缺的可能性(用于 M50 燃烧弹),要求他们开发一种使用其他替代材料的燃烧弹。因为预见到远东橡胶的供应在战时也有可能被日本切断,NDRC 委员会在哈佛大学的一些包括 Arthur D.Little 在内化学家小组以及在杜邦公司的另一个小组已经开始研制使用橡胶替代物作填充剂的燃烧弹,两个小组都发展了不需橡胶的汽油混合物作填充物的燃烧弹。而其中一个由哈佛大学小组负责研制的后来发展为标准的燃烧弹填充物,即后来大名鼎鼎的凝固汽油 napalm。(napalm 来源于 naphthenic 和 palmitic acid,一开始指二者反应所得到的化学物。这个化学物与汽油混合后得到一种胶冻状混合物,而后来这个汽油混合物就习惯称为凝固汽油——napalm。主要成分环烷酸、棕榈酸,汽油,混合在一起,就能产生一种类似凡士林状的、黄色的、有粘性的糊状物,这种糊状物会粘到物体上慢慢燃烧起来。这是一种理想的燃烧弹。这种凝成胶状的汽油能够粘到任何物体表面——房顶、墙壁、人,而且一旦燃烧便无法被熄灭。它不溶于水。如果你手背上不慎落上一小滴,那你只能等着它自己烧完。如果你想用力将火拍灭,结果将导致手指连同整个手都被烧焦。
NDRC 委员会的不懈努力并不仅仅是研制了一种新的填充剂,同时还研制了新的燃烧弹。1941 年冬,标准石油公司的副总裁 Richard.P.Russell,也是 NDRC 委员会燃烧弹项目的负责人,负责由其公司内的科学家及工程师组成的小组开发一种可以满足多种要求的燃烧弹。要求并不简单:不能使用任何稀有金属材料;要比较小,因为已经有了 100 磅级汽油胶填充的 M47,而且小尺寸可以增加炸弹数目而大大增加火焰的散布面积和灭火的困难,但又要求具有足够的的重量以便能穿透房顶才燃烧。外壳要求薄且轻,但要具备足够的强度以免再穿过房顶时过早破裂影响燃烧效果。
到 1942 年的初春,最初的产品终于拿了出来:重 6.2 磅,直径 3 英寸,长 20 英寸,没有一般炸弹所具有的尾翼,到更像是一个拉长的罐头。和 M50 一样,也是采用集束方式投掷,到一定高度后分别释放。区别是 M69 采用了一根 3 英尺长的布条来控制下落中的稳性和速度。在穿过房顶后大约 3~5 秒,所内置的延迟引信启动后引爆内置的一个 TNT 药块,此时所填充的一些镁的颗粒会将易燃的填充物引燃,而 TNT 爆炸可以将燃烧的填充物像一个小加农炮一样喷射出去,可达 100 英尺远,如果遇到可燃结构就能够造成强烈而持久的火焰。这样一个小东西还是挺复杂的。
http://www.afwing.com/intro/firebombing/m69.gif
集束的 M69 结构示意图
http://www.afwing.com/intro/firebombing/m69.jpg
M69 的实物
http://www.afwing.com/intro/firebombing/m69-3.jpg
集束 M69 模型 燃烧弹不好啊,太不人道了。。。。。。。
直接丢原子弹。。。
回复 #3 =|HERO|=Suker@BF 的帖子
已经丢了回复 #4 =YEREN=26083136 的帖子
还丢了俩 原帖由 =|HERO|=seasons.lb@BF 于 2007-5-8 14:13 发表 http://telecom.heroclan.net/images/common/back.gif还丢了俩
打错字了,应该是"才丢了俩".
其实该扔在东京的,直接炸了天皇和首相,让他们相投降都没发言人... 核平万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