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6|回复: 5

JJ都笑弯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6 18: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网2月26日电 以色列两家报纸23日在头版刊登了一张令以国国防部长佩雷茨出糗的照片。照片显示,佩雷茨在视察以军大规模军事演习时,竟然没有把观看演习用的望远镜镜头盖取下。对此,网友议论纷纷。有网友称,佩雷茨手持的望远镜是一种高科技望远镜,镜头上的盖子起到一种独特的作用。事实是否真如这些网友所说?本网记者连线采访了专家刘征。8 k; |7 y$ N1 ^/ a4 e   问:网上有一则以色列国防部长观看演习未取下望远镜镜头盖的新闻,网友对此争议颇多。不知你怎么来看这个问题?* ?, S9 ^. n+ R1 L; u   答:据我了解,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报道,但事后证明这纯粹属于技术失误。就望远镜本身来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用望远镜在使用时是封上盖子的。我想这次的情况也属于技术失误吧。+ N4 d. H+ R$ J" S   问:但是有网友称,以色列国防部长手里的望远镜是一种高科技军用望远镜,不用摘下镜头盖有它的独特功效。会不会是这种情况? + Q9 Z3 F( ~$ g9 A  答:一般来说,使用时在镜头前加盖,盖子上有个小孔的情况只是出现于特定环境中。譬如对望远镜测试时,但是如果正常使用望远镜进行观测,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况的。出于达到特定功效目的时,望远镜的镜头前可能会增加些具有特殊作用的膜,用来对一些光进行过滤,譬如为了防止激光对望远镜使用者的伤害,在望远镜的镜头加上一层黄颜色的膜就会过滤掉特定频率的光;再比如一些需要在夜间使用的望远镜会增加夜视仪的功效,但是增加功效以后,其使用效能反而会不如正常望远镜。至于不用卸下镜头盖的望远镜,可能现在还不会出现。 8 k4 j0 K6 v% t  问:那么从新闻图片中看这大概是一款何种类型的望远镜呢? 4 a. N$ c2 J$ l+ w1 {! w7 w) v$ Z  答:据新闻中图片来看,这应该是一款美军普遍装备的由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M-22/B型望远镜。由于美以两国这种密切的关系,以色列国防部长手中有这款望远镜也是可以解释的通的。5 i8 H* B8 `4 o9 T' t, V; T) _. @8 j   问:也就是说,以色列国防部长手中的望远镜也并非什么高科技军用产品,但是也有网友称,因为是国防部长,所以要用一款最新的高科技产品。 ; F) J5 ]5 e! d) a/ ^, V  答:首先,在民用市场中的高中端望远镜,在西方国家一般是会优于军用望远镜的。为何会这样?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成本问题。部队中需要大量的望远镜,所以会大批量装备,这样一来成本问题就会变的很重要;而在民用市场上由于价格因素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故此会比较追求品质和效果,那么在民用市场上尚且没有此类加盖子的望远镜产品,更毋需谈军用了。 8 H& q# v1 j8 c, M# A  问:还有网友提到这种镜头盖本来在光线好的情况下就不用翻开的,镜头盖子上的小孔就象纱巾上的小孔一样,因此一来可以遮挡部分直射强光、二来可以防止光线照射到镜片而产生眩光,在战场上暴露目标。是不是这样呢? 0 i+ p j7 t) N" z" e  答:现在工艺的发展已经使得望远镜不需要用盖子来避免光的反射等问题了,很多技术可以来避免这一问题,如刚才我讲的可以加防止反光的膜,而且我想国防部长观看演习的时候也是不需要考虑反不反光的问题,看清楚就好了。: a$ I" D2 e* t* H* }# f5 l/ \9 @   问:那么由此看来,这次镜盖事故纯属这位国防部长大人的疏忽大意,是一次技术性事故了。 - i* K% Q' J `  答:我想是这样的,不知道以色列国内媒体对这件事还会有什么样的评论。但事实就是望远镜的镜头盖确实忘记打开了。 0 y9 W/ |8 f3 f# s1 S- m& I" q+ [  问: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再见。 " Y G1 v+ N7 Z* B  答:再见。 (黄欢)0 X. z8 \$ J0 g2 K) M( p H% k' i8 y: E4 e% K _#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6 18: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布什不是也有张嘛...muhehe-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6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像是PS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8: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WEITASI 于 2007-2-26 18:10 发表1 ]/ n: H( h( ?! k$ U; q( ~: w
像是PS的。
2 F9 y! ^4 x9 N- B0 k
你上新浪等门户网看看,千真万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6 18: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下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6 18: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中心於九十三年度進行大口徑光電遙測系統研製,系統採用折反射式望遠鏡設計,入瞳直徑為 300 mm,光圈值為 F/# = 5,包含石英玻璃鏡片組成之修正像差鏡組,半視角為 1.7 度,使用線型 CCD 為感測器。系統在光學設計階段除了以提升成像品質為目標外,同時也進行雜散光分析,在設計初期一併進行雜散光抑制,以降低雜散光對成像品質的影響。
7 q: d3 U# [7 C/ [雜散光是光學系統不需要或是額外衍生出來的光線。雜散光的出現會降低對比、影像品質,嚴重者會導致系統或是任務失敗,因此抑制雜散光在光學系統設計中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一般引發雜散光的因素眾多,經驗上大致可分類為:一、光源直射 (straight-shots);二、光學元件反射產生的鬼影 (ghost reflection);三、光學表面及機械表面的散射光,即散射雜散光 (scatter stray light);四、其他,如光圈 (stop) 及擋光板 (baffles) 的邊緣繞射 (edge diffraction),光柵所產生多餘光線 (unwanted diffraction orders),甚至紅外線系統中機構與光學元件的溫度輻射效應 (thermal emission effect) 也是雜散光的來源。
. [8 \6 q! Y% ], b4 N. ?; {在現實上,雖然雜散光無法完全消失,但配合適當的光機設計將可有效的抑制雜散光在合理的程度內,雜散光抑制必須在系統層級的角度優先考量,配合光學設計與機構設計來抑制雜散光,因為事後的修改,將會增加許多成本。通常選擇適當的光圈位置、增加擋光板與擋光舵板 (vanes) 等遮光系統以及黑化機構表面,可以有效抑制雜散光的發生。 " G! e5 p2 k! U8 Y/ y$ u
望遠鏡遮光系統折反射式望遠鏡之遮光系統應該具備以下功能:一、必須能排除光源直射效應,防止望遠鏡組中的主反射鏡、次反射鏡與後端的修正鏡組受到視角外光源,如日光的直接照射。二、阻隔視角外或是未遵循設計光路徑,直接由主反射鏡中央缺孔穿插而過的光線。三、減少系統內的散射雜光 (scatter stray light),或是主反射鏡與次反射鏡之間的二次反射 (double pass) 光線於焦平面成像。四、規範望遠鏡組的可視範圍。依據上述條件,遮光系統可分類為外鏡筒 (sun-shield)、位於主反射鏡中央缺孔的主擋光板 (primary baffle)、環繞於次反射鏡週邊的次擋光板 (secondary baffle),另有位於各遮光元件與機構上防止結構表面散射雜光的次結構,稱之為擋光舵板,如圖一。 " J+ v) {! |0 _5 I( C
   
7 u' g% L3 M+ t7 j8 T# ~圖一、望遠鏡系統與遮光系統。
# R; x  O; k# l4 l外鏡筒可提供望遠鏡組適當的遮蔽,隔絕光線直接照射主反射鏡與次反射鏡,使得雜散光的來源主要限制於來自小角度的光源直射與散射雜光,因為光學系統仍然存在著設計視角值之外光源直射的問題。如前所述,這些視角外的光線並未受到主、次反射鏡之作用,便直接由主反射鏡中央缺孔穿插而過,而直接抵達焦平面。此時消除光源直射效應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增加擋光板,直接阻擋這些直射的光線,在此擋光舵板可充分發揮其抑制雜散光的功能,特別是對於光源在較大離軸角度所產生的散射雜光,在增加擋光舵板後可降低一到三個級數的雜散光能量。 . m: Z; e6 ?! e" q4 g
, E4 G3 `: M& X9 |
圖二、特徵光束之光束覓跡圖。 ! l- C; M  D  G
擋光板的尺寸與位置除了要考慮其抑制雜散光的效能外,也要考慮其系統成像品質的影響,過多的遮蔽會使得系統入光量降低而減低成像對比度,若系統視角受到阻隔則會有成像平面能量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一般而言,主反射鏡中央缺孔延伸而出的稱之為主擋光板、環繞於次反射鏡週邊的則稱為次擋光板。值得注意的是設計時主擋光板不可阻擋到由主反射鏡反射至次反射鏡的光線,或者是由次反射鏡反射的成像光線;而次擋光板是不可阻擋到主反射鏡反射至次反射鏡的光線,並且要能確定其中央遮蔽率足夠大,以避免次擋光板之邊緣在焦平面成像。 - z0 u- o. R- y8 {) M. f# j
擋光板的位置、形狀尺寸、開口大小關係到光學設計及感測器,在做法上可以先行利用軸上入射光束的初階計算出擋光板需要的預留長度,並當成初始設計值。接著再根據光學系統的視角與感測器規格,配合特徵光線的光束追蹤,如主反射鏡最邊緣所入射的光線與恰好通過次擋光板邊緣的入射光線來檢視次擋光板與主擋光板的輪廓,如圖二所示,並估計組裝與製作公差以決定正確尺寸。 9 f* F  s2 Y' p! U% ^8 X
, n2 f" }5 u  x- i
圖三、增加擋光板前後系統 PST 的比較。
1 \/ L, d4 [, O7 X  T! B決定擋光板之後即可利用 PST (point source transmittance) 來評估擋光板的效能。PST 是一般最常被使用來評估光機系統雜散光特性的方法,簡單來說,是討論光源在進入系統時之能量以及最後落於焦平面上之能量比例,這可以將整個光機系統的雜散光資訊彙整成一個單一的數據,以利系統間的相互比較。 8 G- d  ]/ ?5 ~5 V9 \1 o) a; k
藉由 PST 曲線可以清楚的比較裝置擋光板前後的雜散光比例差異,與內部擋光板阻擋直射光源的功用,如圖三。紅色曲線為未增加主次擋光板時所獲得的雜散光比例,很明顯的在原本會有光源直射現象的角度區間內,雜散光的比例可獲得有效的抑制,以 10 度入射時的峰值為例,PST 由原先的 1.8% 被抑制至 5.19 × 10−3%,因此主次擋光板可如預期的阻擋直射光源進入望遠鏡組之後端組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 4°–5° 區間內,PST 值卻不如預期,不降反升。釐清各個雜散光路徑後,發現此時主擋光板反而是誘發雜散光的關鍵機構,這表示在製造檔光板以及結構表面黑化處理時必須更加注重其表面之散射特性 (BSDF),以防止光線經由主擋光板被反射至焦平面。
1 j  n* z3 v! t外鏡筒與主次鏡擋光板是最典型的望遠鏡系統遮光系統,本文提供了增加遮光系統前後的比較,希望能給光學或是光機設計者一個參考,以了解遮光系統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RO|=战队 ( 皖ICP备1902064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