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0-16 17: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蜀军队编制:中都护为首,下依次设三军师、三领军(表无,但从向宠督中部升中领军可推)、五督、五监、五护军、一中参军、其余参军不定员。
* `9 Z+ @1 R3 w& h- p5 L" I; ?. l- x+ y5 x5 B! P' ]
比较奇怪的是,邓芝一人竟兼了“督左部”和“中监军”二职。如果不是弄错的话(“督左部”有可能是前边袁、吴中一位所有,抄写者搞乱),那么只有一种情况是:原来的“督左部”(即进驻汉中时所任命者)突然故去,让邓芝临时兼职。如果这样的话,这位“督左部”,非赵云莫属!因为《邓芝传》说了,邓芝228年进汉中时,职务只是“中监军”,到了231年,加了“督左部”,而中间去世的、配得上这一职务的,只有赵云。
- `0 V1 w8 O6 ]% V; g H% _5 v _
u7 p& Q* S8 m, B, H! j建兴元年,赵云为中护军(军职)、征南将军(军衔),之后只有军衔的变化,由征南为镇东为镇军。军职变动没有记载,可能一直就是中护军。然而,有一个疑问:兵败箕谷时,任何史书记载,都是赵云、邓芝二人并列,云在前应是主帅,芝在后应是副帅。但是,邓芝当时已是“中监军、扬武将军”,尽管军衔上逊于赵云,但在军职上绝对高于赵云。因此,赵云当时的军职不可能只是“中护军”。 + I; \. h G' t8 o) ?9 ]
$ ^) H6 J3 k4 J* l8 z# h
综合上述,可以推断,诸葛亮进住汉中时,督左部就是镇东将军赵云。这是合理的猜想。在他之上,只有花瓶刘琰,而督前部/镇北将军魏延(后立功才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则地位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说是赵云略高。因为后来的军事行动中,魏延“督前部”的职权实际是被马谡所“夺”,而赵云作为疑军,也算是被委予重任。都是马谡误事。否则一仗下来,弄个XX大将军当是没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