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8|回复: 10

英雄连武器解惑之■MG42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7 15: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O6 c. W) k& {1 B 如果你问我,二战中的哪款枪械的是最强的杀人武器,我会说毫不犹豫的说--MG42。 " `8 J6 q4 R" ~+ @7 y二战期间,德军的每件武器都可以说是精品。但是如果说在实战中的作用,绝对没有一款德国枪械可以比得上MG42通用机枪。 3 p: c. _! q# hMG42历史6 _2 @8 h/ `3 q/ `9 F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得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可以制造重机枪。 7 y7 e5 R4 O* N7 x2 b; K7 }德国在一战后,国家实力迅速恢复。随着国力的恢复,曾经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称号德国军方--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永远成为一支半保安性质的部队(只有10万人,不可以装备先进武器)。其实上,几乎从刚刚结束战争开始,德国的各项科研活动转入地下,研制的步伐虽然有时候放缓但是始终没有停顿。# d/ }% T) n! k2 \( P) f5 ^ 不过德国始终是一战的战败国,如果明着去违背凡尔赛条约规定,一定会立刻遭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所以,这根红线是不敢碰的,既要隐讳,又要发展,这好像就难了。6 ~! P- Y2 @# e6 X6 J9 ^ 呵呵,所谓愿者不难,德国人很快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的迂回过了条约的限制。他们研究了一种从传统眼光看来,完全不是重机枪的通用机枪。 % j# V3 }0 H2 k2 B这挺通用机枪,如果它使用二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它如果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如果装上了装甲车或者坦克,它又是车载机枪,成为盟国步兵的恶梦。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于马克希姆重机枪的采用水冷降温的方式,而是和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 b( g6 t7 B6 ~0 r- H1 k6 A8 p3 \代表作是德国枪械专家施坦格研制的MG34机枪,该枪1934年设计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厂生产,采用和毛瑟步枪相同的弹药(7 .92 x 57 毫米子弹)。它有很多划时代的亮点之作,如: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换装75弹鼓供弹,使用弹链供弹左右都可进行,能双枪联装使用(可以对付飞机);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装卸,操作简单,可迅速变换射击方式(机枪能够迅速转移阵地在实战中特别重要);该枪理论射速为 800到900 发/分;有两根备份枪管,一旦枪管过热可迅速更换。作轻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800 米;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 : F/ J; P9 @$ v# iMG34大量装备德军部队各级部队,也是德军的各种装甲车辆的制式武器。 o: e8 o3 G r Q5 S" O$ d2 c4 J: B在实战中,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击性能,都得到德国军方的相当肯定,它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 $ V+ \1 B D$ W$ c但是MG34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它的结构较复杂,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 * z% k- H( O' H# V" _在实战中,需要的是可以大量制造和装备部队的机枪,而根据MG34的生产能力,即使所有工厂全部开足全部马力,也没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 ?' t+ Z( c9 D4 O德军方一直要求武器研制部门对MG34进行改进。德国专家针对MG34有过多种改进方案,其中一种据说是受波兰战役中缴获波兰的一款机枪设计图的启发,由德国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博士完成,对MG34进行了多项重要的改进。这个方案由于自己的超出其他改进方案的优异性能而很快中标。 p) |$ h' b8 J k( s 这就是MG42通用机枪。 0 j/ w& c7 ^; uMG42研究成功,其实是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格鲁诺夫博士本人并不是枪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当时由于德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4 i2 S9 G( E* n6 B' p1 B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且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来看,这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当时雪片一样的报告飞告华盛顿和伦敦,内容都是同样的: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极端缺乏原材料,连他们战术核心的机枪,都采用如此简陋粗糙的制造技术。 5 {5 }% A: R+ K- m" r不过,当美英的枪械制造专家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却是大吃一惊。他们清楚的知道,采用冲压技术的德军在机枪这个方面,已经远远领先了他们。在后来的实战中,也很好的证明了这点。5 A( n/ }6 w1 X7 W3 U5 `0 ^ 无论在苏联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还是诺曼第低矮的灌木丛林,是北非炎热的沙漠,还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砾堆,MG42都是德军绝对的火力支柱,也是盟军士兵的恶梦!. g5 {; h0 A& M/ \$ R6 ] : N( W& D0 ` [9 `; Q/ j& J9 [: K - c+ `1 Y7 O+ N% e1 C+ S 性能和战绩6 [! Y$ x7 a& ^) G5 G4 j   MG42发射7 .92 x 57 毫米毛瑟步枪弹,它采用短管退式自动方式和滚柱闭锁机构。枪长1225毫米(1米多一些),带两脚架时枪重11公斤,带三脚架时枪重19.2 公斤,射速1100到1300发/分。 ) I8 {" p+ k% T; O性能优越7 M& D8 A+ e+ O) f$ _2 s. \5 M 1。令人惊叹的高射速, p8 H( K( W& r# e7 q 盟军士兵对于MG42最为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枪声。& M' V# R! t! _7 ~4 c MG42机枪射速每分钟最低1000发,最高1300发。而机枪射速超过每分钟1000发以后,据说人就无法分辨单个的枪声。5 _8 h- {* Y( [. {+ n MG42射击声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伯朗宁机枪的“哒哒哒”声,而是类似高速转动的电锯的“嗤嗤嗤”声(声音有点像美军的 p' S& N0 E# v六管米尼冈重机枪 . l5 J/ k( ]4 ~7 Q4 _& l# Z- @7 m),也有盟军士兵形容象撕开大片亚麻布的声音。新兵对此还没有什么,盟军的老兵最不愿意听到的就是这种恶魔般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声音就是死神的声音。 & t' I8 F$ L4 z% S8 w" C! I这是必然的,因为M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射,也可以射击出五六发子弹。 9 A2 h1 J/ \1 X( A* H8 D4 E如果一个不幸的士兵被MG42射击,那么他一瞬间就会中弹数发,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6 H/ F- ^9 z+ q; @' c 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在米勒上尉的八人小分队采用突袭战术对付一挺孤立的MG42六人小组。虽然是偷袭,但是也付出了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代价。死亡的军医腹部中了二弹,都是MG42的子弹,一枪击穿了肝脏,一枪射中了脊椎,这样的伤是无法治疗的,军医几分钟后就死亡,可见MG42的可怕威力。 |9 |, @* F+ n E实战中,MG42因为其高射速,不但对付小股目标游刃有余,对付集团目标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 M/ Y( D2 n! E- C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的所在的一个连和其他的三个连队作为先头部队抢占海滩。而守卫的德军只有一个加强的海防排,其中一个机枪班,二挺MG42机枪。 . @$ |6 N4 R1 r% v但是就是这二挺隐藏在海岸碉堡里的MG42,对登陆的美军造成了重大的杀伤。德军的二个机枪手时而扫射,时而精确点射,准确的把美国大兵挨个击毙在海滩上。最终造成米勒上尉的连,三十多人阵亡,七十多人受伤,几乎全军覆没。如果不是米勒上尉靠着自己的经验和勇敢,巧妙的绕过MG42的射击区,从后面干掉了他们,美军滩头部队估计得全部都得死在MG42得枪下。 , q7 C3 v; E0 b) ]3 K3 b; V电影中受伤得士兵,都是多处中弹,全身是弹孔血流不止,还有被射出内脏得,惨不忍睹。" Z) x& J' h% n/ z1 K 电影《兄弟连》中,美军在市场花园行动中,于荷兰一个小镇和德军发生遭遇战中。数量不多的德军仅仅靠一挺二人MG42机枪组占领房屋得制高点,向下疯狂扫射。它的密集得火力让美军完全失去了抵抗得意识,堂堂美军精锐101空降部队得老兵一个个狼狈逃窜,不少美国大兵逃到安全区域以后发现自己连一枪也没有射击。 6 B0 V m) l1 B1 q) A如果没有经历过MG42扫射得人,很难体会这种恐怖。 R$ ?" ^* u0 K" Y4 h5 O! ^ 我在很多逼真得模拟二战游戏中和MG42交过手,对其深感畏惧。这使得我每次听到MG42得射击声,都会有一种莫名得恐惧感。- m& J0 o6 x3 }" ~0 g 我想实战中得士兵得恐惧感自然不可能比我要弱。就是这种恐惧感,使得1943初突尼斯的凯瑟林隘道战役中得2400名美军士兵,在首次遭遇MG42后就举手投降。 " f0 |2 h! e" S 4 e) u. a% O; M5 C: ~(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15: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2。高压制能力
3 o: u5 |" f  N1 r& g4 y% L二战中,德国步兵的战术主要是以机枪为核心得,步兵班由机枪小组跟步枪小组组成。( g7 p$ O* m' S7 }7 s
攻击时由机枪小组负责压制敌据点,再由步枪小组以利用地形接近地方据点,然后在近战中用冲锋枪或者手榴弹把敌人歼灭。6 ~* v2 E$ o! x3 x% e2 ^: d2 j
而一般的步骤是,机枪首先占据合适得射击位置,步枪小组同时迂回到侧翼;然后由机枪正面开火,吸引和压制敌人火力,而步枪小组由侧翼或后方接近,然后靠步枪小组得勇敢和手中得近战武器消灭据点中得对手。
$ e1 a0 v8 O+ P' t而在防御的时候,阵地分为若干段或者若干独立据点,以机枪小组为核心,步枪小组负责警戒和保护机枪小组。总之,防御中机枪是火力的支柱。所以要特别主力对机枪得保护,一旦机枪被摧毁,防御就会极为困难。3 \! i' l7 W* [4 h1 |0 H
而实战中,往往不是以班为单位,而是以排连为单位。但是作战得道理还是相同得。只是加上了排连所属迫击炮或者重机枪得使用。
3 w, X( U: c2 k* M7 S) h9 R0 LMG42是完全可以胜任德军得战术需要。
0 p4 o0 ^/ G/ o- q. Y+ U8 Z( k# Z3 q1 o( _8 n5 X- G6 T4 i

7 Q" s8 ]( I$ S* p- i  K
, v+ q, E3 ^8 U( G
--这是一个德军8人突击步兵班的标准装备,它的装备SG-44突击步枪,MP40冲锋枪,K98毛瑟步枪,甚至还有一个铁拳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不过核心仍然是MG42二人机枪组。
1 j; c& W  |1 G) ?% W
- K5 I" N% F3 x/ I6 U它有着相当出色得压制能力,由于其射程和各国机枪基本相当,加上其高得多得射速,一般机枪是根本无法在机枪得对射中占MG42得上风得。其中最占劣势得可能就是装备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得苏军部队,由于捷格加廖夫射速只是MG42得八九分之一,根本无法压制住他。而苏联得郭留诺夫重机枪极为笨重,无法有效搬运,当然也不是MG42的对手。机枪得弱势,也是苏联和德军作战伤亡惨重得一个重要原因。0 N  k3 X+ B' ^% ]* c& q" O1 ?7 w
至于对于步兵得压制能力更是无需多说,南斯拉夫电影《桥》中,二个游击队员通过占领一个小型MG42机枪阵地(沙袋阵地,有三挺MG42机枪),他们依靠三挺MG42机枪就把数量有几百人得德军冲锋士兵阻挡了五六分钟,击毙了二十多人,保证了桥上作业的游击队员可以把桥炸掉。最终德军也没有从正面攻击成功,而是从侧面用手榴弹将其炸毁。6 m1 M9 U# g8 A+ K7 z  ^5 f
, C4 E2 j0 M( T0 f' z
3。可靠的性能* v* G7 U* ^3 G0 P0 ?8 O3 |* {9 b
可以说,德军二战枪械在对苏战斗中,都接受了想象不到得洗礼。3 M* q9 K% a$ u. E- w
很多武器表明不能适应苏联恶劣环境得需要,严寒中频繁发生各种故障,甚至包括无法拉动枪栓。# _3 D- b# h. q! I! h
而MG42却是德军绝对可以信任得武器,在实战中它非常得可靠,即使在零下40度得严寒中,MG42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得射击速度。因为MG42是气冷式机枪,在寒冷得情况下,反而可以有效减少换枪管得时间。一般在法国MG42连续发射300发子弹以后就得更换枪管,在苏联这个数字可以提高到500到600发。格罗福斯设计更换装置非常简单,只要扳动一根杠杆,倾斜枪身,枪管就会自动脱离跳出,并不需要用手触摸炽热得枪。更换一支枪管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 ~. |. {5 `- z9 N6 A" A, ?" S  _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外得激战中,MG42尽其所能得提供了活力的支持。5 p4 v6 |; A. r: M/ }

7 P% l$ A) F) V7 F( C
# U5 ?$ i4 E, S5 ?. l  Y

9 ?! H. P' U# E( j/ d- x# q使用75发弹鼓的MG42机枪
2 X6 ~! h, o' L, \+ g1 j
: ~* W. e! w; G5 u0 x6 l" d4。制造得优势5 ~* ^6 a/ H# @  M+ {1 y( _
它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流水线制造,造价只有MG34得百分之七十,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4得百分之五十。+ {2 y0 L6 h- b1 U' }: e, |/ \
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100万支(一说70万支),这个数量是非常惊人得。
$ M- h7 R: T! D* V0 }要知道二战中德国冲锋枪得生产量不过120万支,如此高的生产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8 ^5 b( u+ l( h' V4 q* b. ^性能如此优秀得武器又如此好制造,完美一词用在它身上丝毫不过分。
- a' W6 B0 L( H' f5 }! u1 f2 P
  P1 N: D3 ^% K- v$ D缺点9 X8 t2 b% ?1 h
1。耗弹量高
' W% Q5 }+ E& k4 l" @  |MG42得最大缺点就是他的优点所带来得
9 ^0 N$ H- Z' ]- O4 M2 U; A由于其高射速,导致其耗弹量远远大于别的机枪。
7 v; v5 Z5 M/ I5 O# P8 r$ k3 h实战中,MG42采用75发弹鼓或者250发弹链。如果使用75发弹鼓,三四次齐射就会射光。
' }% z9 N5 P9 e9 x所以在部队运动时,德军步枪兵往往也必须协助搬运弹药,平均每名步枪兵均需要携带两个300发弹箱。这才使得每个步兵班机枪弹战斗携带量从标准配置得每班1150发,增加到3000发上下,客观上加大了普通士兵得负重。
- @, l; _" c) P实战中,由于MG42耗弹量大,所以需要射手很好得把握射击得次数,还要很好把握齐射和点射得切换。& V2 F; @1 Y+ q
同时,还需要后勤人员即使补充机枪弹药,这在激战中,自然是很困难得。
$ J) @% |6 m% ?. [
. g4 c- \$ {7 l" \' F& o  c: j8 m% F- @5 j3 ]& ^

* O& a6 j: ?1 ~1 b- ~; E2。射击技术要求较高
6 N9 ~% ?; W8 v. ?/ Z+ `MG42由于射速快,子弹消耗量大,持续射击枪身震动明显,需要射手有很好得射击技术和使用机枪得经验。1 p" y5 Y8 j3 t7 u' e
一般新兵是不能胜任得。
- h! ^, o0 u: }7 G4 c所以在德军中,机枪班得射击手一般是班里射击技术最好得战士。' B  `: v; r) a9 X2 ^
射击技术得要求,使得MG42得射手训练要比较严格,很难速成。2 i- z- t& D& V) C' M, k( p, S2 @
这一定程度制约了MG42的使用。
1 q0 V3 @2 K) I0 a" o
& i  O  u6 G$ A: r) u, n3。形成不了很大得射击扇面
9 K7 f1 t7 F% N3 S" S+ F; v* eMG42由于耗弹量大,一般不采用普通机枪得大面积长时间得扫射。6 S7 F6 `1 F8 d
慢速机枪(如马克希姆重机枪)得优势在于可以对于大量若隐若现得目标进行无目标得大范围压制,他们往往可以扫射一二个小时。! r: z# _2 G2 j5 U& d1 i- K2 {( Y
但是MG42这类快速机枪就没法做到,对于四面八方冲锋的敌军,MG42仍然以扫射配置短点射为主。4 R7 b& w4 ^9 _3 ?0 R3 O5 a

4 M4 ]# E5 J2 \0 a1 p' e3 J4 H2 t' K8 O: H& F6 W2 Q7 X2 n

4 [8 W4 W, H$ p$ `- x3 R
6 x2 l- u7 j" C) C3 T国军为什么没有装备这类武器5 G+ X+ Y3 Y$ s9 @1 f6 o- G1 X
国民政府曾经在30年代和德国有过密切的军事合作,进口过大量德国武器,从毛瑟步枪到战防炮和装甲车。' K4 k: }! h4 K; L, D
但是国民政府没有装备过MG34机枪,也更美有装备过MG42机枪,而是装备和仿造了大量的捷克式轻机枪。" i' c  q2 `+ K  o7 v) m
没有装备仿造MG34机枪的原因,还是MG34造价很高,技术复杂,国民政府没有人力和物力大量装备这类武器。
8 X  u" V' w8 A, }9 n而由于日军的因素,德国与1938年就宣布和中国断交,那么1942年才装备部队的MG42自然也不可能给中国使用。" p& ?) M+ }- x; ]0 ~
实际上,捷克式轻机枪并不是很适合中国的需要,它虽然有着良好的性能,是轻机枪历史上的成功之作。但是他装弹量太小,只有20发,无法造成有效的火力压制,不能满足国军对于火力的极度需要。它在对付日军集团冲锋时候,几次射击后就必须更换弹夹,造成火力的断档,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当时的中国军队,能够装备一定数量的MG42,一定会给装备垃圾歪把子机枪的日军沉重的打击。 8 C, L$ K8 c; i

) P+ ?0 G: ^& k- i4 ^( y后记; J: {" D5 ]9 a# `: ~2 M7 x/ [  H
MG42是近代通用机枪之母
% C6 U7 {8 `; g4 W  t4 k由于它得成功,战争结束以后,西德军队继续装备这款机枪,型号改为MG3,一直列装到今天。MG3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目前列装MG3机枪除在德国生产并作为现装备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巴基斯坦等国均获得特许生产权。装备该机枪的国家还有奥地利、智利、丹麦、伊朗、挪威、苏丹和土耳其等。目前仍有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在使用。" [/ @+ T3 ^- S9 u1 j1 N
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在德国MG42的基础上研制第一挺通用机枪M60 。美军用M60取代了装备了几十年的勃郎宁重机枪和勃郎宁轻机枪。
. j0 R: ^6 @" M! I' ]! P2 ? ) y$ v8 H+ }2 c* j8 d# x0 S" D
  n* I, N" e7 t* r; L  w1 r# N1 ?* U  I
性能数据4 U4 H5 ?' m- f- T- l
  口径----7.92mm
5 _: J  S) s* F2 X( h0 W% N. d7 ~  初速----755m/s% ]$ `, \$ Y8 k) w- Q
  理论射速----1200发/min
% Q, y6 D4 F5 ^6 N# U7 Q3 h& W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5 p! `, d# W% Z7 M! L+ w  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
) L7 W# P0 ?3 x; I  发射方式----连发9 O/ H* ?" L/ |; [3 o6 E
  供弹方式----弹链
" S8 ]8 \, A  z( v6 G. N  容弹量----50发4 ~0 i% ^, D$ B! O3 E6 ^& Y
  全枪长----1219mm
4 T: ^; j7 a+ m0 j7 q5 ]! r$ C  枪管长----533mm
; p8 \% _0 w- d' h  膛线----4条,右旋
& P/ s  X% D- ?1 v  全枪质量(含两脚架)----11.05kg5 P# w+ [6 p2 i' v* G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 p( r3 L. m+ V/ X- l
  配用弹种----毛瑟98式7.92×57,mm枪弹
8 X8 o: }- L* q9 c$ {8 P1 O+ c+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5: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8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15: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 V; h. S8 q. i0 |% ?0 b3 p4 B  Q; }7 w( z
M60来自MG42,所以很多地方都有MG42的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5: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的撕裂敌人的身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5: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尔曼民族确实不是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5: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waiwai 于 2006-9-27 15:25 发表  |4 F# _  l6 u6 ?$ B8 E
M60来自MG42,所以很多地方都有MG42的影子..

3 l) Q, ^5 S" _2 O- T8 m$ F9 P老美还真无聊,航母上还要这轻机枪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7: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的好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17: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歪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7 21: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tl 于 2006-9-27 15:37 发表5 i" g' k" m- r) l4 ~6 p, m
7 c0 ^0 W% y5 F6 S0 o
! P) `' B& V4 i7 W, k
老美还真无聊,航母上还要这轻机枪干吗。。。

/ n, ~/ Q, |# `9 ]8 x( u& c! t
# [  {  ?$ b' n! @/ t9 g" B航母上有轻武器,这是必须的,虽然说航母是整个战斗群体,也不可能与近敌作战.但是为什么航母要轻重武器全套?其一是凡是皆有可能,二是其中道理你应该明白. 另外,也是让航母上的战斗人员保持基本的射击本领, 会进常进行射靶训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27 21: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waiwai 于 2006-9-27 21:25 发表
  o& p( W$ ]1 b1 D/ o航母上有轻武器,这是必须的,虽然说航母是整个战斗群体,也不可能与近敌作战.但是为什么航母要轻重武器全套?其一是凡是皆有可能,二是其中道理你应该明白. 另外,也是让航母上的战斗人员保持基本的射击本领, 会进 ...

- ~2 c% d5 ~9 [; [" N3 F5 m4 H1 L难道是为了防止有人叛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RO|=战队 ( 皖ICP备19020640号 )

GMT+8, 2025-5-26 02: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