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9-27 15: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2。高压制能力7 x+ t9 [+ f8 D) e
二战中,德国步兵的战术主要是以机枪为核心得,步兵班由机枪小组跟步枪小组组成。
# ~+ F" M7 s* t( V: u& t. W4 ^攻击时由机枪小组负责压制敌据点,再由步枪小组以利用地形接近地方据点,然后在近战中用冲锋枪或者手榴弹把敌人歼灭。
j6 h/ s# [( z$ ~% D而一般的步骤是,机枪首先占据合适得射击位置,步枪小组同时迂回到侧翼;然后由机枪正面开火,吸引和压制敌人火力,而步枪小组由侧翼或后方接近,然后靠步枪小组得勇敢和手中得近战武器消灭据点中得对手。3 _7 p" W: x; o4 A# A% Q9 p
而在防御的时候,阵地分为若干段或者若干独立据点,以机枪小组为核心,步枪小组负责警戒和保护机枪小组。总之,防御中机枪是火力的支柱。所以要特别主力对机枪得保护,一旦机枪被摧毁,防御就会极为困难。
8 [7 I5 v ?: \" W* Z3 w而实战中,往往不是以班为单位,而是以排连为单位。但是作战得道理还是相同得。只是加上了排连所属迫击炮或者重机枪得使用。8 I8 I w% {) w e
MG42是完全可以胜任德军得战术需要。
% U& O& k* J8 N* h# X! Q, v( o/ u
$ ~% J k0 P7 o W# L" ]6 D
1 u4 v& c- i& i--这是一个德军8人突击步兵班的标准装备,它的装备SG-44突击步枪,MP40冲锋枪,K98毛瑟步枪,甚至还有一个铁拳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不过核心仍然是MG42二人机枪组。
# E) m$ [0 [% M5 f9 C: p 1 x. B) z$ [+ c: s s4 }- K
它有着相当出色得压制能力,由于其射程和各国机枪基本相当,加上其高得多得射速,一般机枪是根本无法在机枪得对射中占MG42得上风得。其中最占劣势得可能就是装备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得苏军部队,由于捷格加廖夫射速只是MG42得八九分之一,根本无法压制住他。而苏联得郭留诺夫重机枪极为笨重,无法有效搬运,当然也不是MG42的对手。机枪得弱势,也是苏联和德军作战伤亡惨重得一个重要原因。
% h( ?7 X5 S# ~/ W至于对于步兵得压制能力更是无需多说,南斯拉夫电影《桥》中,二个游击队员通过占领一个小型MG42机枪阵地(沙袋阵地,有三挺MG42机枪),他们依靠三挺MG42机枪就把数量有几百人得德军冲锋士兵阻挡了五六分钟,击毙了二十多人,保证了桥上作业的游击队员可以把桥炸掉。最终德军也没有从正面攻击成功,而是从侧面用手榴弹将其炸毁。
8 _$ \6 O) ^# h, F# K2 `: J+ { C8 b3 S) m) m! r* q: Q
3。可靠的性能; U. T; v1 |9 r0 m U ^+ t4 q" x
可以说,德军二战枪械在对苏战斗中,都接受了想象不到得洗礼。
: t8 M/ k+ u1 c( g6 f0 `很多武器表明不能适应苏联恶劣环境得需要,严寒中频繁发生各种故障,甚至包括无法拉动枪栓。
; F8 |3 r$ f9 p* F而MG42却是德军绝对可以信任得武器,在实战中它非常得可靠,即使在零下40度得严寒中,MG42依然可以保持稳定得射击速度。因为MG42是气冷式机枪,在寒冷得情况下,反而可以有效减少换枪管得时间。一般在法国MG42连续发射300发子弹以后就得更换枪管,在苏联这个数字可以提高到500到600发。格罗福斯设计更换装置非常简单,只要扳动一根杠杆,倾斜枪身,枪管就会自动脱离跳出,并不需要用手触摸炽热得枪。更换一支枪管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1 D" y+ v( B. K3 I5 y. u, C在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外得激战中,MG42尽其所能得提供了活力的支持。
5 A3 V/ n) s1 `* j( \! I5 t7 ^3 |: [

* V, W8 A- ^ l2 n) l# P
5 a. R/ Q# j; d& X% h3 Y2 E使用75发弹鼓的MG42机枪
' z5 f: ] l& G& \2 U& H0 { J: d+ L2 l3 W
4。制造得优势: n9 J1 P6 a# z' U
它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流水线制造,造价只有MG34得百分之七十,所费工时和材料只有MG34得百分之五十。% l" G, b* n. S& o8 @" m9 h( O& s1 L
整个二战中,MG42生产了约100万支(一说70万支),这个数量是非常惊人得。
( [* f$ b7 B+ ]; G要知道二战中德国冲锋枪得生产量不过120万支,如此高的生产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A& H U1 r) W+ T
性能如此优秀得武器又如此好制造,完美一词用在它身上丝毫不过分。
1 P& _" c) W% u- _ 3 m% i: |, [; \- g4 R) W2 i
缺点
4 s G5 Y% M4 u1 p5 ~, U1。耗弹量高; |$ N1 o I& p7 g$ g
MG42得最大缺点就是他的优点所带来得) H" t3 F' v% v+ [
由于其高射速,导致其耗弹量远远大于别的机枪。
: r3 p. J* I" V$ v实战中,MG42采用75发弹鼓或者250发弹链。如果使用75发弹鼓,三四次齐射就会射光。2 c& m' S- A/ n( L/ E- w, w% _# `: U
所以在部队运动时,德军步枪兵往往也必须协助搬运弹药,平均每名步枪兵均需要携带两个300发弹箱。这才使得每个步兵班机枪弹战斗携带量从标准配置得每班1150发,增加到3000发上下,客观上加大了普通士兵得负重。
8 [3 P w# K: [. t3 G. p( m/ @实战中,由于MG42耗弹量大,所以需要射手很好得把握射击得次数,还要很好把握齐射和点射得切换。: w6 x1 W1 k+ `
同时,还需要后勤人员即使补充机枪弹药,这在激战中,自然是很困难得。
% M$ O, R0 S7 k8 Y: B
: K, p8 ^3 A8 z , _! O& Q* j6 E: a& h! T( g
& n( l2 p7 e1 m% n; {4 P7 F6 W
2。射击技术要求较高! q. p5 K% Z+ g: |
MG42由于射速快,子弹消耗量大,持续射击枪身震动明显,需要射手有很好得射击技术和使用机枪得经验。
2 m1 ?3 _1 O4 z- F$ W7 w- r9 K- U8 g一般新兵是不能胜任得。. P5 M: U' b5 ]* ~$ G
所以在德军中,机枪班得射击手一般是班里射击技术最好得战士。
$ \! X2 ?8 D, L2 H7 K2 I" A射击技术得要求,使得MG42得射手训练要比较严格,很难速成。0 H1 p( A8 _* g/ U" b: B* R
这一定程度制约了MG42的使用。 - P6 v8 S7 C- e* B" x. ~2 H8 q
% r! w+ z- e7 V; z% A% W9 j, @5 ^3。形成不了很大得射击扇面
Z& b: ^ b% u9 P1 L& JMG42由于耗弹量大,一般不采用普通机枪得大面积长时间得扫射。! k9 u" b% R# L
慢速机枪(如马克希姆重机枪)得优势在于可以对于大量若隐若现得目标进行无目标得大范围压制,他们往往可以扫射一二个小时。" g# T1 @) p" R( N8 H( R( X
但是MG42这类快速机枪就没法做到,对于四面八方冲锋的敌军,MG42仍然以扫射配置短点射为主。
. B0 w1 A& @& f% g
/ q/ B7 _ D0 S1 i1 r/ r: h ) z- o5 m# L9 H n6 J( h) y
, O% q: H' D0 v8 n. I2 \( n ( u& H( w- q$ A3 F1 M
国军为什么没有装备这类武器
* x$ j5 z1 y" K+ m 国民政府曾经在30年代和德国有过密切的军事合作,进口过大量德国武器,从毛瑟步枪到战防炮和装甲车。
% \+ a# c! U; n5 O4 t9 Q但是国民政府没有装备过MG34机枪,也更美有装备过MG42机枪,而是装备和仿造了大量的捷克式轻机枪。
7 z" B) Q2 _/ E/ N2 w3 O没有装备仿造MG34机枪的原因,还是MG34造价很高,技术复杂,国民政府没有人力和物力大量装备这类武器。 u% ?% T/ d) D" ~' t
而由于日军的因素,德国与1938年就宣布和中国断交,那么1942年才装备部队的MG42自然也不可能给中国使用。
" }8 E# I. @2 K3 g9 \0 I# R4 M/ c实际上,捷克式轻机枪并不是很适合中国的需要,它虽然有着良好的性能,是轻机枪历史上的成功之作。但是他装弹量太小,只有20发,无法造成有效的火力压制,不能满足国军对于火力的极度需要。它在对付日军集团冲锋时候,几次射击后就必须更换弹夹,造成火力的断档,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当时的中国军队,能够装备一定数量的MG42,一定会给装备垃圾歪把子机枪的日军沉重的打击。 " v, z# |1 @& [, v3 w* r9 W, p. o& m
9 I/ J% Y* i* M+ M8 n' l. M$ P后记
" f, j1 t8 R3 ^0 [* iMG42是近代通用机枪之母
4 a0 J2 ~; T: Z5 w+ l* q! O由于它得成功,战争结束以后,西德军队继续装备这款机枪,型号改为MG3,一直列装到今天。MG3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目前列装MG3机枪除在德国生产并作为现装备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巴基斯坦等国均获得特许生产权。装备该机枪的国家还有奥地利、智利、丹麦、伊朗、挪威、苏丹和土耳其等。目前仍有意大利、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在使用。
1 |# P9 ~2 c% c/ l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在德国MG42的基础上研制第一挺通用机枪M60 。美军用M60取代了装备了几十年的勃郎宁重机枪和勃郎宁轻机枪。& c* O4 z Q6 @
- @: C% y1 |, b5 w
7 s1 x, S# O! [8 y# z性能数据: d( a& S3 i# L
口径----7.92mm
( I; ?: i; I( y/ v7 N3 Z 初速----755m/s& u6 f0 Y+ [2 Z% E
理论射速----1200发/min
7 z" i' _; X4 ~$ ?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9 j- `# E0 c. {$ W: v! n9 \ 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
% p1 ~: m$ U) y- |1 F4 n 发射方式----连发. S% L& N% F) \' ?+ j7 v2 x& R4 H
供弹方式----弹链
$ e: R: Y6 D( `0 R& D, Y, A 容弹量----50发
, z5 D+ W/ ~4 { 全枪长----1219mm
) q1 b3 g7 R$ W }: a% i 枪管长----533mm3 `( S' E% G" L
膛线----4条,右旋
. P) k: @4 R; R7 T) ^( r, } 全枪质量(含两脚架)----11.05kg
" d/ N3 y$ ^) t" o- W j: Z( T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 f" i/ t+ O& w4 B+ n/ O( ]2 a! }
配用弹种----毛瑟98式7.92×57,mm枪弹. f) p& v+ U" L: u1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