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8 19: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 ~! {9 ]- ]& k/ X! E3 \ 8 Q; A! f4 b0 S: }% Y1 z0 q4 |$ x
误读四:印度远落后于中国2 P4 N9 e) L+ x
【常见误读】印度是一个除软件外在其他方面比中国落后许多年的国家,一个总喜欢和中国较劲的国家,一个肮脏和社会动荡的国家
9 h- o- Q" M5 S5 E0 F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 前些日子陪一个朋友去印度。在目睹了印度人在恒河沐浴和火葬之后,朋友大发感叹:“恒河边这些身穿破衣烂衫的印度人真是肮脏和丑陋。”
- M0 G5 B1 H9 v" G3 V Q( ~/ f 朋友的反应早在意料之中,但他不知道的是,对于印度教徒来说,能到瓦伦纳西的圣河——恒河里沐浴是他们一生最为向往的神圣事业,因为只有用恒河水沐浴后才能洗刷掉现世的罪孽,从而使来世过得更加安宁快乐。
m% S3 m' \% c7 L* S 破败外表下的年轻与活力
1 M' i5 q0 ]5 ^) N6 O$ N. a 中国人喜欢以貌取人,而印度的脏乱和贫穷落后恰好常常暴露于表面。在印度,如果不和印度人深入交流,不去细心体会,人们对印度贫穷落后的印象就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就亲眼所见,印度的贫民窟往往就散落于大城市最繁华地带,乞丐也通常落落大方地向人行乞,印度的高楼大厦不如中国多,马路不如中国宽、大型购物中心不仅少也没有中国那样气派。然而,隐藏在印度破败外表之下的,却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度。* j) O/ R1 K% d
随着对印度了解的深入,我时时产生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因为透过印度人的言谈举止,能够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祖国由衷的自豪与自信,虽然有时难免显得夜郎自大。
: N. t/ c2 }' r' I* \+ B. T 由于中印同是具有相似国情的大国和邻国,印度近年来在国际舞台的日渐活跃,也使中国公众对于印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 L H. j) N6 C0 P2 f# q" v/ D. P
媒体选择的“印度形象”% F3 a S/ p1 m+ e, y. _5 f
不过,去过印度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因而中国公众了解印度的渠道多半还是透过媒体。但遗憾的是,虽然近年主流媒体在大力报道印度,但总体来说仍然有很多误区,而且不少中国媒体还是跟在西方媒体后面看印度。0 m9 k: F% i( Y* ]/ s
对于印度,中国媒体基本上围绕几个点来构筑其形象框架:核与导弹、软件、大国梦、印度追赶中国、宗教和种姓冲突、中印边界问题、天灾人祸以及五花八门的社会新闻,最近一年又加上了中印崛起与合作。, S/ r1 N% g, z3 D8 @, K$ s) \( i1 r
值得一提是,或许印度的天灾人祸及社会新闻具有广阔的受众兴趣,于是 火车出轨、汽车爆炸、热浪袭人、坠机楼塌、强奸骚乱等等便成为中国不少媒体中最流行的印度题材。
# r& n2 `3 V% S! A; f 久而久之,中国人眼中的印度形象便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扭曲,印度似乎是一个不断追求大国梦想但又力不从心的国家。
( o5 t- r7 K+ {0 B 印度不是只有软件! n- w8 n+ T# J
但显然,那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印度。除了软件之外,印度在其他不少领域的发展也相当了得。印度是世界生物大国、药品制造大国、“世界的办公室”,未来印度还要做知识大国。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但它却是世界上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这将可确保印度在20年后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以发展经济。印度在许多方面的确不如中国,但我们也用不着看见几篇外国人表扬“中国比印度好”的文章就感到洋洋自得。: q( D* u/ R0 s( f' O
印度人有时是喜欢拿中国说事,但是国内有些媒体在很多情况下也同样喜欢夸大其辞。去年底,一篇转自印度空军司令的发言曾吸引了大批国内读者,文中称“印度空军不怕和中巴打核战争”。然而,仔细翻阅提亚吉的讲话,并没有找出这层含义,国内媒体的标题尽管能吸引眼球,但却误导了读者对印度的印象。! e& B. [% O2 W- y, n8 J
" l, Q2 u, R& p! N. E8 F; r
7 m' m' ?7 }' u! ]
误读五:俄罗斯与老美对着干 S5 J+ h5 S, a0 O1 e
【常见误读】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俄,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向挑战美国的委内瑞拉大卖武器。2006年,俄罗斯对美外交让不少国人欣喜断言:俄罗斯羽翼已丰,应该是又要跟老美对着干了! 8 U2 i7 q* [8 _" k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盛世良发自北京 俄罗斯的对美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苏联时期很干脆:凡是美国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美国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叶利钦初期很鲜明:美国佬干的,就是俄国人盼的;普京抛弃这两个极端,回归理性,不是从意识形态或抽象概念出发,而是根据本国利益和国际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如何表态,怎么应对。& b3 [+ Z& T8 C4 U) H- O
反美情绪的确高涨
" @) b1 a E+ {# u 对俄罗斯来说,今天的俄美关系虽然不再像苏美关系那样决定全球格局,事关本国存亡,但依然是最重要的一对国家关系。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要求:“必须预防未来能挑战美国全球优势地位的力量中心的形成。”不甘心久居人下并迅速崛起的俄罗斯,恰恰是这种中心之一,美国当然不会掉以轻心。
, m( W! A& c) F) G# z* b S) X, f 俄国人本来就不习惯韬光养晦,何况现在已还清欠发达国家的债务,经济一连7年增长,2007年要晋身“万亿美元GDP俱乐部”,用不着再看美国人眼色行事。3 \9 d9 i) c! H: [
俄罗斯对美态度之所以发生变化,还由于美国并没有因为俄罗斯支持其反恐战争而给予回报。我的朋友尼科诺夫是名政治观察家,早年他曾对俄美合作充满信心,现在却忍不住抱怨,“像我这样亲美的人都对美国失望,何况一般老百姓呢。”俄罗斯精英和民众感到受骗上当,反美情绪扶摇直上。7 O; ]9 O$ Q2 d/ F6 j n
不是盟友也非敌人# R( l1 E6 j% E8 p R
然而,俄美两国现在虽既不是盟友,却也不是敌人,而是伙伴加对手,双方该合就合,该掰就掰。即使斗,也是斗而不破,在非原则问题上互相妥协。, L) v, L; i3 F- z& K; N7 R
“尽管美国是王八蛋,但是俄罗斯的安全环境现在离不开美国。”另一位政治观察家拉齐霍夫斯基的观点,其实代表了多数俄罗斯人的心态。 ( I' |$ p( y; G: l' D' [ v; f h
俄罗斯的这种对美外交符合普京亲自宣布的外交三原则——实用主义、可预见性和国际法至上,其精髓是实用主义——一切服务于本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
/ K/ p% l$ e# d% N, N f, `1 M' x 最近的例子就是联合国安理会伊朗核决议。俄罗斯没有跟美国过不去,同意制裁伊朗,但又捍卫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制裁只涉及军事核计划,既不禁止俄伊在布什尔核电站建设上的合作,也不禁止俄向伊出售防御性武器。
5 m3 T/ X m2 [" n/ v2 H1 f
, z* q$ R" V3 s1 [0 q# o+ s
4 C, X, c+ X( h& j : g( U ~1 i* v# P
七大“想当然”
; y( F% B+ f4 s' T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一些看法上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样或那样,但或许事实并非如此
$ }( H! Z% b1 e# T+ C Q:非洲国家穷得叮当响?
. v+ j% `4 ~- Z6 k% P A:错误。现在的非洲至少有17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我们对非洲应该刮目相看。4 k- \& o6 ~ ]1 ^ p
Q:发达国家年轻人都买房?+ q x1 ]* V! q9 p6 W2 ^/ u
A:错误。多数西方国家的年轻人都更喜欢租房,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选择在工作10年、结婚5年后才着手买房。. P! j! P3 a+ N4 x. ]; x" X7 q
Q:外国人性生活很随便?
; V; f* b4 t, H) {9 p A:错误。今天的西方社会已经对性自由带来的后果顾虑重重,逐步提倡保守主义:性知识上开放,性行为上保守。
3 U0 H$ E, E) ^1 ~ Q:英国人很绅士?. M3 r' y; M4 x) i
A:错误。在欧洲,人们一提起英国人,往往会觉得是喜欢聚众闹事的粗野象征。
! \2 i: m: }. z/ m- h/ y; i Q:外国人也爱发短信?
) |6 H# X- r, G4 x3 I8 D5 D A:错误。在加拿大,人们还是更喜欢以打电话的方式沟通,短信几乎无人问津。2 {" W) o4 j. C1 A- C( \
Q:美国孩子很轻松?! i: X; D9 T% D/ _ ]) w4 Y
A:错误。美国孩子上学前几年虽然一般没有家庭作业,但在到12岁的法定工作年龄之前,他们大多会在课余、周末或假期干些零活,挣些小钱,培养独立自主和社交能力。
! F- c0 E% R; d Q:新加坡人也爱到饭店聚餐?
6 y% H$ i3 `0 [. m) s- n' ^ A:错误。在当地饭店聚餐的多数都是中国人,本地人大多没有到外面吃喝的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