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5|回复: 12

中国人对世界的五大误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8 19: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朗人并不总是反美 * }' x$ f! ^1 Y' r' m 4 K8 ^! p) r' E( M5 {) k ! v) L& B" E8 M. }# |* f+ r 9 h* ~) A: ~3 O2 J+ ^8 v   两百年前,中国近代改良思想先驱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力主“睁眼看世界”。两百年后,站在中国的视角表达中国立场的前提,依然是要对这个世界有着客观和理性的认知。; r. |) N2 @( w8 F   “我们误读了世界,却还说它欺骗了我们。”泰戈尔当年的提醒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特殊的意义。当“世界误读中国”为国人义愤填膺时,人们却可能忽略了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误读着这个世界。 ! h9 ? B7 S2 I' k$ |& K  误读一:伊朗人恨死美国2 i" }$ W( w7 [, q   【常见误读】为渲染和夸大其词,不惜将“反美”意愿牵强地加在伊朗民众身上,国内部分媒体一贯喜欢这样“先入为主” 8 ~; f9 l8 q u" M1 b K7 m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张淑惠发自德黑兰 “伊朗那边是不是很危险?”“他们是不是特别恨美国人?”每次国内的朋友问起这些问题,我都要耐心地解释半天。 6 V8 V9 u& D8 H$ B, I  西方媒体对伊朗的报道往往喜欢带着有色眼镜,大多数国内媒体又很容易“跟着西方走”。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媒体上的伊朗总是充斥着暴力性质的“反美”、焚烧美国国旗的游行示威等等。其实这种报道往往脱离伊朗普通民众的生活,并不能客观地反映伊朗社会的真实面貌。2 M9 z6 a' r3 E# u4 ~, r+ p   年轻人热衷考托福 + Z) o5 J" o% w% \1 W& X* D1 C  德黑兰市中心有一堵著名的“打倒美国墙”,大街上到处可见反美口号,而前美国大使馆的外墙更是画满了“反美图画”。自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及美国大使馆人质危机以来,伊朗和美国便断绝了外交关系,并打了二十多年“口水战”,伊朗AMI似乎成了反美的标志。. @* A8 s5 z+ d5 Q   当我把在现场拍的一些高喊“打倒美国”的照片给一个伊朗朋友看的时候,这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吃惊地说:“你怎么去那种场合呢?那太不真实了!”她表示,这些游行示威都是“AMI组织的”,很多伊朗人都不喜欢这种游行,因为“没有什么意义并且堵塞交通”。( J r1 ~0 u1 a   这样的看法其实代表了大部分伊朗民众的观点。在德黑兰贝赫什提大学校园,一个学计算机的伊朗男孩告诉我,他非常希望能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并希望能够交一些美国朋友,“因为美国人民和AMI是不一样的”。 5 N8 J, A6 V) K! M0 |5 X  在德黑兰的大街上,经常可见托福、GRE等英文培训班的大幅广告牌。考托福已经成为伊朗年轻人时髦玩意儿,就在两周前,我的一个伊朗朋友就通过网上报名参加了托福考试,他的目的和大多数伊朗年轻人一样,就是希望去美国留学。 % z9 O' Y; z5 Z, {$ u  克林顿传记很畅销+ ^0 S$ g' {( x" s2 y" ^   前些天我坐火车在伊朗中部旅行,一个伊朗年轻人跑过来沮丧地说:“我在网上和外国人聊天,每当介绍自己是伊朗人的时候,他们总是说‘你们是恐怖分子’!特别是美国人。要知道我们不是恐怖分子,我很渴望了解真正的美国社会,也希望他们能够了解真正的伊朗人。” 1 C7 H( r: g a* T" y) Z6 H! @  这种失落的情绪在伊朗人中间是很普遍的,因为除了伊朗AMI对美国言辞激烈以外,普通伊朗人大都热切地希望了解世界。很多家庭偷偷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装置(这在伊朗是非法的),以便能看到外国电视台,德黑兰大街的报刊亭能够买到《时代》和《新闻周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我的生活》、希拉里的自传《活着的历史》以及《哈里·波特》等书籍都很畅销。 6 [) B6 Z* w* G9 s. M  其实,无论伊斯兰革命之前还是之后,都有大量伊朗人前往美国留学和工作。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伊朗研究小组估计,目前在美的伊朗人大概有100万,其中不乏包括网上拍卖公司易趣创始人皮埃尔·奥米戴尔等名流,而美国网球巨星阿加西和CNN的国际报道首席记者阿曼普尔等名人也都是伊朗裔。1 k9 q. |, N U! Q9 ^ 0 h; j# A* {: v6 B8 `% ]. f ) m6 p' m+ F; |7 |1 g" o8 H: c 误读二:韩国人爱国不买日货; F6 @* K2 i" C+ o   【常见误读】国内不少媒体在报道韩国时往往喜欢选择自己中意的角度,把韩国人描绘成了民族情结深厚的“政治动物”,而其国民不买日货、为抗议日本不惜断指都成为误读的“论据” ( u2 i. ` j u+ s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元涛发自首尔 刚到韩国时,我问过一位教授朋友:韩国为什么很少见到日本车?教授一愣:这也是问题吗?我跟着一愣:这怎么不是问题?后来我承认,这确实是个假问题,就好像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会问韩国朋友“为什么不吃豆角”,他们同样无法回答一样。 1 u1 n Q/ g9 g) M  买国货与爱国无关) z O7 z2 P' Z# ~# O6 ^   也就是说,在韩国人不买日本车这件事上,我们的理解与实际情形是有差异的。对韩国人而言,韩国车质量不差,服务很好,价格不贵,买它是很平常的事情,与爱国不爱国无关。相反,如果韩国车毛病多多,价格昂贵,不管是谁再喊爱国的口号,大家也不会买。我的那位教授朋友说,他注意过中国的媒体喜欢宣传韩国人怎么爱国怎么只买韩国产品之类的,他觉得,那是中国人在按自己的观念来解读韩国人,韩国人一般不那么泛政治化。如果按这个逻辑,韩国人开韩国车是爱国,那么韩国总统坐美国生产的专用飞机是什么呢? 6 A2 y3 r' K5 \  前些日子,我坐公交车去江源道看朋友,正巧遇上农民闹事,在路上堵了整整一天。后来看电视新闻,报道说是农民示威抗议韩美自由贸易协定。他们真的全都是农民吗?不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一群专业人员,为各个团体所雇佣,充当示威抗议的生力军。到香港去捣乱WTO的是他们,抗议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切手指的,也是他们。6 t: q! O! i- S# }   农民当然是反对自由贸易协定的,这完全是出于利益考量。如果美国廉价大米源源涌入,农民就不好活了。可是,与我一起被困在公交车里的其他韩国人,对农民的举动却颇多烦言,有便宜大米可吃,对他们来说是好事。利益分化,立场就不同,这才是真实的韩国。& O! ?9 u# x: H" u7 S, o   利益永远大于肾上腺5 _! D9 S% w' \0 m2 B   在韩国超市买大米你一定要留意,米袋上印着“身土不二”字样的,是本地产品,价格要贵一些。但他们并不是从“爱国米”来诠释的,而是强调健康概念,身土不二的意思是说,你这个身体,不能和你这片土地分开,才有利于健康成长。怎么算不分开呢?吃这片土地产的米、菜和肉就对了。在东亚国家,这类朴素的饮食哲学,历来就不乏广泛的民间基础。 4 t' g3 S; \6 t8 _1 \. v   占据韩国报纸头版头条的,不是参拜靖国神社,而是类似这样的数据:2005年,韩国对日贸易逆差227亿美元。对此,韩国成年人的态度也不是义愤填膺,而是面有羞色:技不如人,很多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还要依赖进口,对不起大家!他们不会只为泄愤而徒劳无益空口白话地呼吁抵制日货,更不会在自家酒吧门口写什么“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他们不和钱过不去。他们天天希望裴勇俊和东方神起能表现得再有魅力一点,把全日本大大小小的师奶和女优统统吸引到韩国来旅游才好呢。 ! K6 ^7 ?' x0 B8 Y& Y 6 m7 @" y# [- Y: E& g % n' E" W! c6 ?3 q& D6 K; ]/ z: t- ] # }) ^0 b; a+ O- I0 L 误读三:以色列对中国充满感恩3 p) Y0 M! ~* x L; R   【常见误读】当年接纳和拯救犹太人的那段历史,被很多中国人拿来当作解读中以关系的万能钥匙,认为以色列会因此在国际事务中“感恩中国”2 G" O& B B9 c$ p3 c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朱剑慧发自耶路撒冷 来以色列工作快1年了,每逢向当地人自我介绍说“我是中国人”时,总能受到对方热情的欢迎,随后他们或好奇地询问中国的情况,或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以色列人对中国的这份友好和热诚,常常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 k& ]4 _1 z& f( `, v/ x+ {7 A  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难免有些以偏概全。 : k' h/ i0 \. {  年轻人不解“中国恩情”; Y9 i% m" k. s   对于那些曾被中国收留的犹太人来讲,中国的确是他们的恩人,抱有感恩的心态十分自然。以中友好协会会长、以色列原居中国犹太人协会主席特迪·考夫曼对《国际先驱导报》说,“对于我们这些曾在中国生活过的犹太人来说,中国是一个意义非比寻常的地方,中国人热情无私地善待我们,没有哪个国家曾经像这样挽救过两万多犹太人的生命。” ! V9 z" r1 O. b' K M* v  然而,伴随着原居中国犹太人的陆续作古,这段历史在以色列也渐渐成为尘封往事,不再广为人知。普通以色列人对中国也并非抱有什么感恩之情,而是更多地以平常心态来走近这个东方国度。% J. e' \* z8 h B2 M$ L$ o: u m   我的朋友塔利就是这样的人,她希望有一天能到中国去饱览那里的秀丽山河,或者找一个不为现代文明所扰的村落去静心隐居一段时间。当我跟她谈起中国对犹太人所行的善举时,她对此全然不了解,这令我非常吃惊,也从此放弃了关于犹太人对中国总是怀有感恩之情这样的臆断。 : u/ }* {/ k2 E' N, s  喜欢中国与历史无关 ) d; A1 i5 J, ^0 q  在崇尚西化的风气正在中国各个角落蔓延的时候,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武术、医药、艺术、哲学等却正在吸引着以色列人。% O4 l1 T* o9 D: X$ R9 ]   以色列和中国的交往日益密切,民间沟通渠道也呈现多样化,此时,中国人更应以一种平等、平和的态度来看待中以关系。如果还沉浸在“以色列人对我们感恩”这样的臆想之中就未免有些自作多情,那段历史的确增进了两个民族间的联系,但它难以主宰所有以色列人的情感世界。固执地指望以色列凡事都站在中国一边,也是不现实的,国家政治中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的还是“利益”。 % v; f$ P4 T" l+ A" p% m: N: H! V . W8 y! {! c: k!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9: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 ~! {9 ]- ]& k/ X! E3 \ 8 Q; A! f4 b0 S: }% Y1 z0 q4 |$ x
误读四:印度远落后于中国2 P4 N9 e) L+ x
  【常见误读】印度是一个除软件外在其他方面比中国落后许多年的国家,一个总喜欢和中国较劲的国家,一个肮脏和社会动荡的国家
9 h- o- Q" M5 S5 E0 F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唐璐发自北京 前些日子陪一个朋友去印度。在目睹了印度人在恒河沐浴和火葬之后,朋友大发感叹:“恒河边这些身穿破衣烂衫的印度人真是肮脏和丑陋。”
- M0 G5 B1 H9 v" G3 V  Q( ~/ f  朋友的反应早在意料之中,但他不知道的是,对于印度教徒来说,能到瓦伦纳西的圣河——恒河里沐浴是他们一生最为向往的神圣事业,因为只有用恒河水沐浴后才能洗刷掉现世的罪孽,从而使来世过得更加安宁快乐。
  m% S3 m' \% c7 L* S  破败外表下的年轻与活力
1 M' i5 q0 ]5 ^) N6 O$ N. a  中国人喜欢以貌取人,而印度的脏乱和贫穷落后恰好常常暴露于表面。在印度,如果不和印度人深入交流,不去细心体会,人们对印度贫穷落后的印象就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就亲眼所见,印度的贫民窟往往就散落于大城市最繁华地带,乞丐也通常落落大方地向人行乞,印度的高楼大厦不如中国多,马路不如中国宽、大型购物中心不仅少也没有中国那样气派。然而,隐藏在印度破败外表之下的,却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度。* j) O/ R1 K% d
  随着对印度了解的深入,我时时产生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因为透过印度人的言谈举止,能够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祖国由衷的自豪与自信,虽然有时难免显得夜郎自大。
: N. t/ c2 }' r' I* \+ B. T  由于中印同是具有相似国情的大国和邻国,印度近年来在国际舞台的日渐活跃,也使中国公众对于印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 L  H. j) N6 C0 P2 f# q" v/ D. P
  媒体选择的“印度形象”% F3 a  S/ p1 m+ e, y. _5 f
  不过,去过印度的中国人毕竟是少数,因而中国公众了解印度的渠道多半还是透过媒体。但遗憾的是,虽然近年主流媒体在大力报道印度,但总体来说仍然有很多误区,而且不少中国媒体还是跟在西方媒体后面看印度。0 m9 k: F% i( Y* ]/ s
  对于印度,中国媒体基本上围绕几个点来构筑其形象框架:核与导弹、软件、大国梦、印度追赶中国、宗教和种姓冲突、中印边界问题、天灾人祸以及五花八门的社会新闻,最近一年又加上了中印崛起与合作。, S/ r1 N% g, z3 D8 @, K$ s) \( i1 r
  值得一提是,或许印度的天灾人祸及社会新闻具有广阔的受众兴趣,于是 火车出轨、汽车爆炸、热浪袭人、坠机楼塌、强奸骚乱等等便成为中国不少媒体中最流行的印度题材。
# r& n2 `3 V% S! A; f  久而久之,中国人眼中的印度形象便出现了前文中提到的扭曲,印度似乎是一个不断追求大国梦想但又力不从心的国家。
( o5 t- r7 K+ {0 B  印度不是只有软件! n- w8 n+ T# J
  但显然,那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印度。除了软件之外,印度在其他不少领域的发展也相当了得。印度是世界生物大国、药品制造大国、“世界的办公室”,未来印度还要做知识大国。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但它却是世界上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这将可确保印度在20年后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以发展经济。印度在许多方面的确不如中国,但我们也用不着看见几篇外国人表扬“中国比印度好”的文章就感到洋洋自得。: q( D* u/ R0 s( f' O
  印度人有时是喜欢拿中国说事,但是国内有些媒体在很多情况下也同样喜欢夸大其辞。去年底,一篇转自印度空军司令的发言曾吸引了大批国内读者,文中称“印度空军不怕和中巴打核战争”。然而,仔细翻阅提亚吉的讲话,并没有找出这层含义,国内媒体的标题尽管能吸引眼球,但却误导了读者对印度的印象。! e& B. [% O2 W- y, n8 J
" l, Q2 u, R& p! N. E8 F; r
7 m' m' ?7 }' u! ]
误读五:俄罗斯与老美对着干  S5 J+ h5 S, a0 O1 e
  【常见误读】邀请哈马斯领导人访俄,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向挑战美国的委内瑞拉大卖武器。2006年,俄罗斯对美外交让不少国人欣喜断言:俄罗斯羽翼已丰,应该是又要跟老美对着干了! 8 U2 i7 q* [8 _" k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盛世良发自北京 俄罗斯的对美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苏联时期很干脆:凡是美国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美国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叶利钦初期很鲜明:美国佬干的,就是俄国人盼的;普京抛弃这两个极端,回归理性,不是从意识形态或抽象概念出发,而是根据本国利益和国际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如何表态,怎么应对。& b3 [+ Z& T8 C4 U) H- O
  反美情绪的确高涨
" @) b1 a  E+ {# u  对俄罗斯来说,今天的俄美关系虽然不再像苏美关系那样决定全球格局,事关本国存亡,但依然是最重要的一对国家关系。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要求:“必须预防未来能挑战美国全球优势地位的力量中心的形成。”不甘心久居人下并迅速崛起的俄罗斯,恰恰是这种中心之一,美国当然不会掉以轻心。
, m( W! A& c) F) G# z* b  S) X, f  俄国人本来就不习惯韬光养晦,何况现在已还清欠发达国家的债务,经济一连7年增长,2007年要晋身“万亿美元GDP俱乐部”,用不着再看美国人眼色行事。3 \9 d9 i) c! H: [
  俄罗斯对美态度之所以发生变化,还由于美国并没有因为俄罗斯支持其反恐战争而给予回报。我的朋友尼科诺夫是名政治观察家,早年他曾对俄美合作充满信心,现在却忍不住抱怨,“像我这样亲美的人都对美国失望,何况一般老百姓呢。”俄罗斯精英和民众感到受骗上当,反美情绪扶摇直上。7 O; ]9 O$ Q2 d/ F6 j  n
  不是盟友也非敌人# R( l1 E6 j% E8 p  R
  然而,俄美两国现在虽既不是盟友,却也不是敌人,而是伙伴加对手,双方该合就合,该掰就掰。即使斗,也是斗而不破,在非原则问题上互相妥协。, L) v, L; i3 F- z& K; N7 R
  “尽管美国是王八蛋,但是俄罗斯的安全环境现在离不开美国。”另一位政治观察家拉齐霍夫斯基的观点,其实代表了多数俄罗斯人的心态。 ( I' |$ p( y; G: l' D' [  v; f  h
  俄罗斯的这种对美外交符合普京亲自宣布的外交三原则——实用主义、可预见性和国际法至上,其精髓是实用主义——一切服务于本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
/ K/ p% l$ e# d% N, N  f, `1 M' x  最近的例子就是联合国安理会伊朗核决议。俄罗斯没有跟美国过不去,同意制裁伊朗,但又捍卫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制裁只涉及军事核计划,既不禁止俄伊在布什尔核电站建设上的合作,也不禁止俄向伊出售防御性武器。
5 m3 T/ X  m2 [" n/ v2 H1 f
, z* q$ R" V3 s1 [0 q# o+ s
4 C, X, c+ X( h& j : g( U  ~1 i* v# P
  七大“想当然”
; y( F% B+ f4 s' T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一些看法上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样或那样,但或许事实并非如此
$ }( H! Z% b1 e# T+ C  Q:非洲国家穷得叮当响?
. v+ j% `4 ~- Z6 k% P  A:错误。现在的非洲至少有17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我们对非洲应该刮目相看。4 k- \& o6 ~  ]1 ^  p
  Q:发达国家年轻人都买房?+ q  x1 ]* V! q9 p6 W2 ^/ u
  A:错误。多数西方国家的年轻人都更喜欢租房,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选择在工作10年、结婚5年后才着手买房。. P! j! P3 a+ N4 x. ]; x" X7 q
  Q:外国人性生活很随便?
; V; f* b4 t, H) {9 p  A:错误。今天的西方社会已经对性自由带来的后果顾虑重重,逐步提倡保守主义:性知识上开放,性行为上保守。
3 U0 H$ E, E) ^1 ~  Q:英国人很绅士?. M3 r' y; M4 x) i
  A:错误。在欧洲,人们一提起英国人,往往会觉得是喜欢聚众闹事的粗野象征。
! \2 i: m: }. z/ m- h/ y; i  Q:外国人也爱发短信?
) |6 H# X- r, G4 x3 I8 D5 D  A:错误。在加拿大,人们还是更喜欢以打电话的方式沟通,短信几乎无人问津。2 {" W) o4 j. C1 A- C( \
  Q:美国孩子很轻松?! i: X; D9 T% D/ _  ]) w4 Y
  A:错误。美国孩子上学前几年虽然一般没有家庭作业,但在到12岁的法定工作年龄之前,他们大多会在课余、周末或假期干些零活,挣些小钱,培养独立自主和社交能力。
! F- c0 E% R; d  Q:新加坡人也爱到饭店聚餐?
6 y% H$ i3 `0 [. m) s- n' ^  A:错误。在当地饭店聚餐的多数都是中国人,本地人大多没有到外面吃喝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0: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性知识上开放,性行为上保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0: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HUMMER 于 2007-1-8 20:33 发表6 `$ P& t2 T/ m1 U0 O- P

* c1 c& U5 d: l/ V6 O9 k。。。0 H1 w* a7 \: T: J4 {
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想打旱马一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哦。真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烂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1: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蛤蟆确实该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2: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RO|=iPod 于 2007-1-8 20:38 发表! m- c  T0 @4 h
5 |3 g, {6 u7 M
。。。) ~8 V  O% {7 D# f" R( n$ Z% `
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想打旱马一顿
. R' s# o# e% d
悍马已经很不错了,他啊以前灌水只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2: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媒体的力量超乎想像的强大啊……看看一些军事杂志,把这些都写成什么情况了。现在才知道,所谓真实,虽然简单,但也是你所看不明白的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09: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LZ辛苦了!
( D4 b1 [( l. e) ?) u高丽棒子的确不是什么好鸟!当年侵华日军就有很多高丽棒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09: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w& }  D6 N% U
* ~: ^  c$ Q( m4 Z: B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9 13: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开现象看本质# M/ k5 c# y2 C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RO|=战队 ( 皖ICP备1902064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1 03: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