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rmi的完整版一共耗费了超过30亿个晶体管,而5870的Cypress核心只用了21.5亿个晶体管,少了近三分之一,如果GTX480的性能只能和5870差不多,那结果只可能是悲剧,在AN较量的历史上,哪怕只有五分之一的差距的晶体管数量就足以决定两者产品的成败' e) a8 w9 j u4 N+ K: D
有人总结过NV过去做的最好的地方:总能在同样的面积下塞进更多的晶体管,或者把同样数量的晶体管做在更小的面积上
1 {" d* V a' y, q同样的面积有更多的晶体管,通常就意味的同价格档次的产品性能更高6 [5 ]* V; x6 u9 C' G Z
同样的晶体管数量做到更小的面积,那就意味着同样性能的产品可以卖更低的价格,也就意味着给渠道或者品牌商和自己留下了更多利润空间
6 U" I1 \2 R$ O4 `' f7 Y) n$ ^# c如果GTX480如果真的和HD5870差不多,那么如果卖同样的价格,成本上是绝对不划算的,着意味者只能赚比AMD更少的钱,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改善的话,最终会重演ATI当年被拖垮的历史,所以GTX480即使性能和HD5870差不多也要往死里吹卖更高的价格骗钱才能弥补设计成本上的损失: Q e6 P8 Y {7 C9 Q( d
芯片的设计历来有一个悖论:通用性和专用性不可能兼顾,要加强通用性就要耗费更多的晶体管并且削弱专用性能,反过来如果要加强专用性能就必然要损失通用性,所以过去的CPU和GPU是专注通用性和专用型的两级,互不干扰才有了GPU今天的发展,而如今CPU要超向多线程发展,而GPU要朝向通用性发展,二者必然撞车,Fermi架构很明显就是撞车的结果,30亿个晶体管里至少三分之一以上和传统图形性能基本无关,而改用在通用性计算能力上,而AMD方面在Cypress的设计上并不着急偏向通用性是因为AMD的本业就是通用性的CPU,对AMD来说更合理的方式是让现有的CPU与GPU融合,所以对单纯的GPU通用计算没有这么强烈的急迫性。& j1 C+ I& s& X
个人感觉Fermi的策略依然延续之前的办法:弄出一些根本没有多大实际价值的东西,玩命忽悠,想尽一切办法卖高价骗钱弥补利润的损失,不计代价的朝计算领域而不是图形领域发展。
+ M. \, ^6 p/ {0 v: J0 k" m+ yNV目前的主要目标已经有明显的改变:/ ]# O% F' B+ o* _5 L# b
1.Fermi全力冲击HPC和工作站领域,不惜损失桌面显卡市场,并且希望最终前者带来的利润能弥补后者带来的损失
! y! @4 }& q3 R( A8 n+ F, H1 D F2.依靠低能耗的手持设备用芯片Tegra开拓新领域,避开和AMD与INTEL的正面竞争4 J- ~4 q' ]4 S* T" L
3.放弃芯片组市场退守独立显卡,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例如Ion2. w @0 ?" F3 z
: i( u+ s% p) c0 j&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