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9|回复: 4

对越自卫反击战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30 04: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照片 向英雄们致敬 !!!!!! 9 }% p! e# c( f在阵地上研究越军的动向态势往往是我方能否获胜的关键 5 u3 i. t# l o在烈士墓前悲痛欲绝的亲人。我看过麻栗坡烈士陵园的有关资料,阵亡的烈士大部分都是60年代中期出生,而阵亡于80年代初期 $ e9 q6 k7 `. t% B 老山战区多雷,雷场密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有埋雷的自然就有排雷的,于是老山战区涌现了不少排雷英雄,成百上千的数字,是排雷英雄们为我们的战役胜利创造了条件、为我们的和平建设扫除了战争遗留隐患 ) N# ]$ `! U* B" G0 @% H 老山战区有个特点就是多洞穴,有些洞穴甚至是相通的,可以从我军阵地通到越军阵地,但在这样的洞穴里双方都埋设了大量的地雷,想想这里的战斗的艰苦、残酷 + D. k0 a4 l1 P# |, S. {战场生活是极其艰苦的,由于物资缺乏,一切只能因地制宜,钢盔本来是为了防护的,但用来盛水又何妨? 0 ^1 I \( j: c3 s残酷的战斗令一个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疲惫,长此下去,人很容易垮。于是在没有战斗的时候,士兵们总是想方设法的找点娱乐 6 N# }/ G! T6 a82mm无后坐力炮并不是什么先进的武器,但极其适合中越边境的地理环境。简单可靠,费用低廉 ) }0 S. n! ] E 中越边境是世界上雷区密度最大的战场,不但用手埋,更用火箭布雷车大把大把地撒,整箱整箱地倒。 $ t# w, i; `+ E6 d" C- ^, ^ 130mm自行火箭炮我是我军最凶狠的火力压制武器之一,单车在短短的数秒内就能将30发火箭弹倾斜完毕,一个炮群一次齐射,被覆盖目标淹没在一片火海中…… ! z( e( ]0 K, O. B a! Y在持续不断的炮击当中,弹药的消耗量非常大,在战斗最激烈地时候,双方都拼了命往对方阵地倾斜弹药,看在单位时间内谁发射的弹药数多 + X! T, a! A3 c) n! A6 _- s 4 [/ D& E/ V5 {. w# Q* m 战争打到后期,越军炮兵的气势也远不如初期,嚣张的气焰被沉重地打击下去。我们的重炮阵地也从野战的沙包工事改为水泥沙石 . X7 A: a: D1 Y" I0 J5 O8 P, q0 Z陈兵原是济南军区炮兵某部指挥连副连长,在1985年12月2日对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光荣牺牲。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签署命令,予以表彰 8 i# {/ t2 C. s/ j& v炮观的日常是枯燥无味的,日复一日地监视同一个地方,而观察位置往往也是靠前的,死神随时随地会光临。 - T3 B' L. f3 h3 ?: Z在对越自卫反击中,炮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缺少了炮兵观测兵,无异于失去了双眼。于是,自然而然,炮侦也成为越军狙击手的首要目标。 2 N! F& R# D& M作家笔下的战地是充满浪漫的,但实际上却丝毫没有任何的浪漫可言,有的只是断臂残肢,血淋淋的尸体以及堆积如山的弹药。 ) i% D) I' m/ \ $ v8 ]( v' h- e& s, ~5 T: W+ j $ S& z* W; b' J. R0 o当越军逼近无名高地时,只身坚守在阵地的战士杨启良,面对蜂拥而来的越军,毫无惧色地一边连续投弹,一边对着对话机呼唤:“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的悲壮呐喊!凭借有利地形,他带伤孤身作战四个多小时,打退越军从班到排的四次进攻,毙敌十八名,被战友称为“老山王成”。 . E' f4 a* d2 [+ i 5 l1 M: E9 N+ q% n f2 |. V; c( L0 i1 z9 \0 ?8 A越军经常故意用炮火打出一片“百米生死线、千米生死线”,很多的将士、军工在穿越这些生死线时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h8 n# A! s! | 在残酷的战斗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人倒下,为了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救护员拼了命似的 在弹雨中为伤员包扎。) I. i! I% w/ R8 ] 水,还是水!水运不上去,只有依靠老天,喝雨水;喝露水;喝石缝里的水;喝被硝烟、硫磺、鲜血污染过的水…… m* R* F, D8 {0 {$ \ 在战区,水是很珍贵的,日常水的供应量仅仅能够维持一个人生命的基本需要,在越军炮火封锁的最凶的时候,往往连口水也没有。 ( Q+ @, o7 n1 ?/ T9 i2 k- X0 N出征前的誓师,佩带大红花,喝上一碗壮行的好酒!闲暇时的嬉皮笑脸不见了,剩下的只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严肃,难以忘怀的豪迈气势 % k- c# {. L8 J' D1 D" ~ 曾经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的战友转眼间就离去,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7 I8 u1 n9 G- w. w9 ~" q 这是一张很少见到的照片。不晓得这里是位于坑道里还是条件环境不错的大型猫耳洞。 , {3 @2 h/ m) y& l 战斗是残酷的,战斗的空虚是极其空虚无聊枯燥的。于是吸烟成了最大的消遣,明知道每一根香烟都在消耗自己每一分的生命,但在战争时期,这已经成了一种奢华、享受。 3 k8 P: l; G! B- {/ w79作战,适逢文革动乱结束,一切百废待兴,军队的战斗力严重下降,装备也远远落后于同期世界。骡子马匹依旧被大量地征用 + M3 B! r8 V$ U) T# x. P战胜后期,开始大量使用机动车辆,才有了点现代战争的气势 8 _/ d! S& k- b还记得《中越战争秘录》书里一段话:“……一夜间,这些小弟弟仿佛都成熟了,表情严肃得让人掉眼泪……”当集结的号角吹响,所有的战士都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 Y8 k/ s, [0 B8 z% E 步兵第1师第1团第6连——硬骨头六连其中16勇士的的留影。而这张照片却成为其中10人的绝唱;成为活着的人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痛楚 " u/ y& ], S m% l1 T- z! y. l9 E中国的战士,即使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也在为战友传递着战斗急需的手榴弹,看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禁润湿了…… 7 h- @# c+ g- [* R$ @, W猫耳洞里的春节,为了后方的和平,战士们在这里坚守,武器放在一旁,随时准备着战斗 1 D$ X P+ H1 u" T8 Y% u! I进攻 !!! - l# B( G# b! D6 @ $ L$ n6 Q" n' ?, B6 M7 D, b 4 g6 J' T% M& h/ O' c) [ " R. I" e3 G% q7 d2 P, b; z6 @进攻战斗誓师大会,托起誓师的烈酒,更托起后方的和平 ! 4 z& ^: E9 ~) g8 x1 f8 a勇士们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回到祖国的怀抱 !! 4 G# T: l& o" T* k0 m插旗的战士,在那一刻其实已经牺牲了。 1984.4.28 老山主峰 / S( a! a' X, |0 ~; Z: T3 r 作战中的我军士兵 ; A8 K! Q8 C$ t# Q老山前线的炮兵阵地 , T- k4 }7 I% S2 o7 D4 g前方阵地 & b; c- @; [9 K9 Z9 Q( {6 {准备好沙包工事8 c0 V; z; K3 k+ E g 侦察员0 M {& L3 q5 u3 x / B. A( O8 A# ?" `7 T 7 j* {9 ^6 v" x U; Y7 w6 g9 _) ^% T, p% t1 a( y& C 我老山阵地正反击频频骚扰突袭的越军 9 I, D$ V4 u2 U8 @, z$ E. q彼此都很珍惜这共聚的机会 & k. o! Q1 C& f+ m 一起坐下聊聊,拉家常 % {2 z8 k& s2 w5 p% H' O& Y我军向老山冲击 7 B$ J$ Z7 p' ~- T9 U6 m我军士兵在阵地上坚守 % h- c. }/ Z4 }越南凉山中的丛林伏击战 2 U a/ P/ H- Z猫耳洞 . c. `' N: ]+ j* p; V1 R O( w4 X- [, H) |& f" B 1 \0 { Z/ o* s. }( T5 X / u" c2 S" ?8 [战斗英雄徐泽贵的战友正反击来犯的越军 $ j' A4 O! N3 V) ]; f" v, h 装运弹药 9 L( R: M$ O3 U, l4 U- t 壮族女民兵为部队送水送饭 , I5 N* T' t/ H3 \4 {铁道兵把铁路铺到老街的桥头 : E. k% G; M& s工程兵水中作业 # U% I3 \3 ^' ]- x+ m6 k0 C4 q担架队开赴前线 O, R+ k) Z+ B8 ~" I: m. V傣族社员抢修公路 & s6 M8 d V" d$ V炊事班把水和饭送上前沿阵地 . y% u0 C8 [: _$ e 把重伤员送到后方8 w U& X, \( p2 ]) y% [ 乖胜追歼敌人 * q+ ^4 H/ H! e2 {1 e; _+ Y边防部队胜利回国 6 O7 C" c, j3 _% c* x7 I7 L新华社奉我AMI之命发布声明3 S3 o: N) x$ T; n) S& f3 h3 B- H# z 我边防部队进入我国境内 3 s. ?# }8 V7 s- j e+ \5 R+ R1 t 4 t F/ t7 j# I9 l7 `7 o+ u+ ]6 K9 L4 ~! _4 Q* F9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0 10: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小的时候,就有看到有一些残疾人经常到民政局里坐着,后来才听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回来以后没人管了,生活都没着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0 1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照片是经典中的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0 12: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政治不发表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30 12: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我读小学的时候,直升机经常从我头上飞来飞去,从前线拉伤员回来,飞机经常停在单位楼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RO|=战队 ( 皖ICP备19020640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