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25 13: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河堤
其实张国忠去小站,还是有一定私心的,在文革时期,吃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年代的人为什么都那么能吃,尤其是农村下地干活的劳动力,不管是办喜事吃酒席,还是中午在地头上吃棒子面饽饽,从来就没有发自内心的拍着肚子说“我吃饱了”的时候。有多少吃多少,来者不拒,永远不饱。 " a, e0 L5 r" e! g. U& `
一年前,李队长家的土豆炖鸡和辣椒炒鸡蛋,在张国忠而言简直就有若昨天,在张国忠印象里,小站是个富庶的地方,遍地良田,家家鸡鸭成群,肉不敢说,但至少每天都能吃到鸡蛋,还有那香喷喷的大米饭,天津小站稻可是全国有名,在旧社会,那是给皇上吃的贡米。 ' _; z! q+ o' d
; `+ X# E: }: ]6 K- |. A5 x2 H
然而,当张国忠真正以一名知青,而不是市里派来的神汉身份,再次踏足李村时,心彻底碎了。
# n* n* Z! W, f8 }- H( |: T0 Z$ e; @
这里真正种稻米的庄稼地少的可怜,放眼望去,统统是一望无际的玉米棒子和高粱,让人偷都懒得偷。除了在李队长家办的“欢迎知识青年到李村”的酒席上,张国忠吃到了几口久违的肉外,下次吃肉,在张国忠的记忆中就是来年过年的事了。
0 y: _" K- H& K& D0 X4 i! ?
. x) F$ l5 v$ ` 不过说到酒席,就又是一件让张国忠头疼一辈子的事。 ~1 {- `2 s+ s/ O8 |' i, Q
, [, T; z/ j9 a, u: T* }
李队长当着全村的知青和村民,把张国忠大捧了一通,说张国忠不顾自己危险帮着村里驱邪镇鬼,而且道行很高,李大明的撞客经过张国忠施法,已经好了不少,至少吃的东西比以前多了,而且每天发作的次数好像比以前少了,什么张国忠年纪轻轻却比邻村许半仙更有本事,这种精神值得广大社员好好学习之类驴唇不对马嘴的话。
# L/ O6 _3 p4 O$ j, u' r0 x S- O* m$ |
无产阶级战士带领村民降妖伏魔,估计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都算上,也就李村有了,下面的知青笑的都岔气了,但李队长仍然意正严词,说个没完没了,当时张国忠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自杀算了,不过好在村民们还是站在他这边的,不时向脸红的像猴屁股的张国忠投来尊敬的目光,对于这些连基本上只认识四以下中国数字的村民来说,当年的地主就是市里派来的人给斗倒的,现在市里派来个人给村里捉妖,好像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
! F7 L5 R, _* e! e4 y“等等,大家误会了,我是工人阶级的子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鬼神,我只是尽我所能用一些偏方为李大明同志治疗精神分裂症,…”张国忠尽力的解释,实际上对于扭转李队长和村民认识,张国忠基本上已经绝望了,他这些话,只是说给下面那些知青听的。
! E" X2 L( m9 d2 c( v, [' z
* W; v8 ?, d( a 此后,张国忠就被安排在了李队长家住,因为李队长觉得家里有这么个半仙,半夜睡觉都睡得踏实。张国忠也懒得跟他解释了,现在在张国忠脑袋里最大的结,就是那个李大明身上的撞客。 * \7 N4 r0 ~+ F
8 ]& O- i+ O9 R# J7 d$ j
经过张国忠打听,自从他上次给李大明贴上一个符以后没两个月,李大明的撞客确实有所好转,不但每天能吃两个饽饽,而且时不时的神志清醒,催促女儿出去请先生给自己瞧病,这在张国忠听来都是没可能的,因为当时张国忠对画符简直就是一窍不通,完全是照着《茅山图志》上的图例,找了个简单点的描下来的,但后来张国忠认真研究后,发现当时他画给李大明的符压根就不是驱鬼符,而是镇尸符,是用来防止刚死不久的人尸变用的,按书上的说法,李大明的病症应该加重才对,为什么忽然好起来了呢?
( \' l& D [1 B i7 X" N" [2 K* j0 `0 K
张国忠仔细的回忆起当时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话,忽然想起,李大明是在挖河堤的时候挖出的棺材,那想必棺材就是在河边,河堤…河堤…
* Z+ S* } ~# b4 U' s. U: c- {+ X- S
张国忠忽然大彻大悟搬的跑道李村长的屋子里,大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河堤!! # ~) U+ v# S8 @7 M- }8 R+ N0 k
1 B/ Y& |7 m, k& q0 \/ } 李队长被张国忠突如其来的兴奋吓了一跳,忙询问怎么回事,张国忠却一个劲的喊“河堤”,随后李大婶给张国忠倒了杯水,抽着李队长强行塞给自己的“综合”牌卷烟(综合牌卷烟,当时地方上最便宜的卷烟。其包装,是用别的卷烟抽完后的包装纸,反过来包装,把白色的背面露在外面,然后用戳子盖上“综合”两个字,不过当时农村都抽旱烟或用马粪纸自己卷,机器卷出来的烟,当时号称“两头齐”,是高档的象征,在农村能抽上“两头齐”,是很高尚的事),激动的把自己的想法跟李队长说了出来。这是张国忠第一次抽烟,只觉得又辣又苦,但此时的张国忠,已经不在乎了。
( b( k. h3 h$ M2 P3 Q$ x# h" |" E. Z; M2 R3 z) V
第二天早晨,李队长便召集了十几个壮劳力,带着张国忠来到了当年李大明挖过的河堤,此时的河堤已经修好了,堤的那一边便是操场河,这几年河水少了不少,河堤也就是个摆设。 9 h4 d. }0 y) A, A! \4 c
2 Q( N9 @+ i+ K 几个村民来到一个小土丘前,指着土丘前的空地告诉张国忠,这就是当年李大明挖出棺材的地方。
) @0 x" \5 a. Y. I/ D8 s, I( X, G Q8 ]# w
张国忠站在河堤上,看着周围的环境,“就是这!一定没错!”张国忠喃喃道。 0 Z" f* L# f# A" _# ]& j' b2 l1 N
7 B0 `$ v/ P$ k/ M
只见河的沿岸有两排突起的河堤,但在这块地方正好有一条小溪由南向北汇入操场河,小溪南边有一排柳树,将小溪和操场河围成了一个好像弓箭的形状。
* v, r% X% H$ [- _+ g$ o8 c$ U, g; j. B, r: E
“这以前可是坟地?” 8 y7 D) H5 u) d# u# }( T: m
# J8 C1 m9 q/ c$ ]
“是啊,不过解放以后村里死人都往南边埋,基本上不埋这了。” 9 Y$ h5 ]0 b% d1 c( p0 g3 w
& E2 B$ `3 H# w
“李大明挖出的棺材,里面有什么东西,你们看过么?”
' \1 |- k2 I; ~$ e& u6 u) U7 H$ S2 _
; _- o4 K. @- c, \8 P% D' O Y9 d9 ]: v “没有,大伙都觉得那东西邪,李大明出事后没几天,就把棺材烧了。”李村长两眼放光,对张国忠充满了信任。
) M7 S% L6 I% B- G7 E5 U! X" c; I
/ e2 ?; t9 k7 k' W- R. w) l “那棺材里根本就没有人!”张国忠咬牙说道。 0 M0 i( Z; {1 s0 A( M
2 E7 A i1 b9 K5 K5 `
“什么?没人?棺材里怎么会没人,难不成地主家的牲口也装棺材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