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8 21: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贴让大家了解下日本民营转军工的速度,和主要工厂,为一些开着进口日本车在街上炫耀的先富起来的财主们上上课.3 t$ n9 }( f$ K& u; b5 k
如果中日再战,这些人将是被国人愤青推到顶峰的牺牲品.我个人观点.
% ?7 r1 M7 e9 D3 b近来,日本媒体频频披露政府在高、精、尖武器研发和防卫厅改革方面的“大动作”。 1 _# C! B8 c; Q" z8 m3 y4 p Q
/ f, p Y% ^7 P3 o. x- J' U: n/ r
先是报道,日美共同研发的海上拦截导弹试验成功,首相喜不自禁地称,“这显示我们的军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接着报道,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川崎重工、三菱重工和富士重工又要同美国波音公司合作研制可改造成“超级远程战略轰炸机”的超音速客机。
& U5 o! ]6 y3 Y( S7 a' j4 s& u# g/ F) t5 R: [. G* ?/ J
日本政府一系列举动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日本不是没有国有军工企业吗?其军工生产都隐藏在哪? # A# A" w; X. T- T1 r7 u" Z8 J4 D
$ d! H8 z4 k) k) |8 \ 军工内核:巧妙包装于民营企业之中
! |$ x( g5 @5 F6 {8 B; W
( J% d ?. t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和平宪法”的制约,日本没有官办的专门从事武器装备生产的工厂,而是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建立了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军事工业,它具有门类齐全、寓军于民,规模可观,科研生产能力强等特点。
u- w$ r Q J8 }# p6 ~; K( E1 {2 y1 M& f& ], ?
目前,在日本从事军事装备生产的企业约有2500家,年度生产规模达200亿美元。这些军用装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三菱电机、东芝、日本电气等20余家大型企业手中。其他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承包、分包等方式获取生产权。这些大企业在制造汽车、船舶、发动机、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民用产品的同时,不断将民用产品开发中储备的尖端民用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例如,小松制作所生产的轮式装甲车,就充分吸取了本公司生产的建筑机械的液压技术、工业机器人的自动控制技术、越野车辆的越野技术、工程车辆的特种钢技术等一些先进的民用产品生产技术。
, M: \9 w9 A9 _3 u2 b% k
7 {) `5 Z4 @3 ]6 w0 G" E2 ]) s' y 航空工业:生产作战飞机的设备技术可以自行解决 9 ^3 i* D$ a% ^% B2 M; ~
1 o* T" m: g+ Q$ _2 H
目前,日本能够生产飞机的企业包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新明和工业和日本飞机等。日本航空工业在日本军事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军用飞机工业约占国防需要的75%%。从日本的军工生产和技术水平看,可以仿制F-15型战斗机、P-3C型大型反潜巡逻机以及MH-60型大型反潜直升机。日本还具备自行设计和制造高性能战斗机F-2的能力,这使得日本战时大量生产作战飞机的设备技术问题基本可以自行解决。 4 n* P! q9 S: b: P" _1 s' m T# z E
' M; e4 X: c9 l! Q 二战期间,日本曾动员部分汽车工业转产飞机。最近几年,日本每年的汽车产量都在1000多万辆。若按工业界通常以350辆汽车的资金和物质消耗折合为1架军用飞机换算,日本在战时只需要将30%%的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转产飞机制造业,便可年产1万架以上的军用飞机。1990年日本生产铝和铝合金产量就达239万吨,如用20%%的铝制造飞机,平均每架飞机耗铝24吨,可年产2万架左右。如以50%%的铝制造飞机可年产近5万架。由此不难看出,日本的飞机生产潜力相当大,完全可以满足战时动员的需要。 ' |; t2 U5 M2 K* |9 b: O, _
7 I; f3 h% e, l) ~ T( Y- ]
造船工业:一经动员即可生产航空母舰
0 R9 c, s" F$ c1 F) _6 B- t. w s" M9 q
日本有三菱重工、住友重机、日立造船等8家11个造船厂可以制造军舰。1998年3月,日海军第1艘8900吨级两栖登陆舰"大隅"号(有变相航母之称)服役,标志着日本已具备生产航母水平。
E7 g$ Q8 Y, v8 ]2 ]; ]& S% C7 n2 A8 P' L6 L9 A$ N, l
目前日本制造舰艇的有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佐世保重工、日立造船等。其中,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住友重机、日立造船、三井造船负责制造大型水面舰只,潜艇由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负责建造。如果日本能够将造船能力的20%%转产军舰,按照5吨商船转产1吨军舰计算,每年可生产70万吨军舰,这几乎实现有海上自卫队舰艇总吨数的2倍。也就是说,届时,日海军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扩大6~8倍以上,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庞大的舰队。
0 G: Z4 x6 S1 e1 i$ Q/ ~- o
8 Z: Q8 W. B* \5 a9 s. y 可以预见,日本在需要时,是能够快速扩充其海上力量的。不过这种扩充需要的时间较长,如果战争爆发后开始运作,就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转产军品。 7 Z. i) f# y( w
2 s/ O+ { O- \2 j9 P- ^0 ` O7 k 军械工业:动员15%%的能力即可年产坦克4万辆
2 P7 {2 j7 v# j2 F0 C
, \, Y0 O6 s% Z; D* J" T 目前,日本主要有三菱重工、日本制钢和小松制作三家企业生产坦克,仅三菱一家就有3000辆的坦克年生产能力。日本的汽车工业还能够提供雄厚的转产潜力。8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产量一直保持在1000~1200万辆左右。如果未来发生战争,日本以5%%的生产汽车能力,即60万辆的能力转产坦克,按45辆汽车转产1辆坦克计算,可年产坦克1.3万辆;如按以15%%的能力转产坦克,可年产4万辆左右。假定未来战争日本陆军按每1个步兵师装备60辆坦克的标准计算,前者可装备216个师,后者可装备660个师,若按目前日军坦克师编配232辆坦克计算,则可分别装备56个师和172个师。 1 S. X' v2 i/ R) P8 m1 l. H
3 {2 J6 ~# f" G0 }5 \: E( l& B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火炮最高年产量(1943年)为5900门。目前,日本生产火炮的主要企业有日本制钢所、三菱重工、小松制作所、丰和工业等厂家,年产能力近万门。日军现装备各种火炮5000余门。二战时(1941年),日本用于生产火炮的钢材占当年钢产量的3%%。如以1990年日本钢产量10347万吨为准计算,以3%%即210万吨钢制造火炮,按每门火炮用钢10吨估算,可年产火炮30万门以上。 $ ~$ V2 i0 t' l9 U6 }" E* N
& o+ ]' ?5 Q8 C" q4 r4 k1 M" v/ s# o
导弹工业:完全有能力生产战略和战役导弹 9 s8 B+ V1 K1 d# B5 V2 ^0 r
1 ?0 b* T' m8 D
目前,日三军装备的导弹有90%%是国产战术导弹,其性能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各种防空导弹的制导技术均居世界领先地位。海湾战争后美国国会对“麻雀”空空导弹的调查发现,其最复杂的制导系统的电路、电子芯片等组件都是从日本、德国进口的。据称,日本采用尖端技术生产出一种名为"惠子"的肩射对空导弹,其性能优于美制“毒刺”式导弹,命中率几乎达到100%%。需要指出的是,在日本生产导弹的有关企业中,生产电机和洗衣机电机的厂家占有很大比例,这为战时转产导弹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 N4 U( q3 S' z# `
1 {! j, b6 S0 r1 t) d* k* E3 z0 i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于90年代发射成功的“H-2A”型火箭是一种大功率火箭。从数据上来看,日本的导弹级运载火箭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其“H-2A”火箭的近距轨道有效载荷可达10吨。因此,只要需要,日本完全有能力发展战略和战役导弹。
( J: u8 m' B V7 d8 t7 x/ ]" F/ F5 {5 _$ t! ?# r+ [. v
核工业:一经动员短期内即可生产数千枚核弹头 M0 O1 P: b: A1 N4 f& Z6 {
$ R/ w" F4 o( P- j2 q; H" n) I
日本从二战以前就开始研究核武器理论,战争期间在纳粹德国的帮助下进行过核武器发展的摸索,但只是限于原料来源,没有发展出实用化的核武器。战后,日本恢复了核研究,截止到2003年末,它拥有多套原子能发电设备,发电量占日本总发电量的45%%。日本还大量储备了核原料,据不完全统计,它目前拥有天然铀1300多吨,贫油4000多吨,钚54吨以及大量钍和浓缩铀等。可以说,日本的确有足以制造数千枚核弹头的原料。据专家们估计,到2010年,日本钚的储存量将达80~90吨,能制造约12000枚原子弹,成为世界上储存钚最多的国家之一。
1 E2 p0 K/ _$ @1 X8 q. m# n: q
9 x. V: `* W+ E X( h& \ 此外,日本在核科学上的人员建设非常扎实,从事原子能研究的单位达到600多个,有着足够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日本还有发达的计算机产业,可以为模拟核试验提供超大型计算机。总之,像日本这样一个核门槛国家,在短期内能够制造出一定数量的核武器,这是毫无疑问的。 ! c P. v/ \; ^, M) ^! m
' U4 t$ V' d3 j0 g+ }1 @) E. i B. t: |
由此可见,日本军事工业生产潜力巨大,具有十分惊人的战时转产能力。一旦需要,日本武器装备生产能力将会迅速地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速度增长。有人惊呼,如果日本战后和平招牌之一的“武器出口三原则”被废除,那么日本制造的军用产品就会像其家电产品一样出现在全球。据日本一家研究机构测算,日本一旦介入国际军品贸易,日本军工厂商将控制军用电子市场的40%%、军用车辆市场的46%%、舰艇市场的60%%。
[& C, w: w f+ t+ d了解对手研究对手,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国人警醒了.日本一点也不弱,如果视之为肉,我们要变成狼,凶狠的狼,虽然我们是二战战胜国为什么日本现在对我们国家这么不尊重,那是因为他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占领日本本土的是美俄,就这么简单.痛定思痛,意淫是没用的,战争要的是结果,谁占领谁就是强者.中日必有一战.
4 A; F6 r3 t6 ^9 P6 W9 x7 g* v
- j: G) f8 u- h' {7 K5 o[ 本帖最后由 =|GX|=GTS 于 2007-7-18 21: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