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19 13: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枪械】 说《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中将要登场的武器是“老熟人”,是因为这些“家伙”都是FPS爱好者耳熟能详的枪械。说它们是“新面孔”,是因为在自动武器唱主角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中,COD对它们的“演绎”将采取有别于前作的方式。
2 ~6 F7 p' J6 _8 U. v: y5 Z7 M3 g. x% T! d: Z
玩家可以从突击步枪、冲锋枪、机枪、霰弹枪、狙击枪中选取一个枪型作为主武器,每个类型中会有5-8个枪型。目前Beta测试中公布的自动步枪为AK47、M4A1、G3和M16A4(弥补M4中远距离威力不足)。选择武器后,可以安装五种套件:高级战斗光学瞄具(Advanced Combat Optical Gunsight)、 内红点镜、榴弹发射器、战术握把(俗称“菜刀把”,用于增加稳定性)和消音器,在战场上获取的各种套件并不能和“不兼容”的枪械“对接”,比如M203榴弹发射器就不能安装到G3步枪上去。
; a( W. ~" k$ }; R& s" L6 a' `) s6 o! M. z/ z; \& C; ^
Beta中出现的四种冲锋枪为Uzi、MP5和蝎式冲锋枪(Skorpion) ;狙击枪:Dragunov SVD、M21和M40A3;机枪:M60、M249 SAW和RPD;唯一出现的一种霰弹枪为W1200;三种副武器为M9、M1911和USP。
9 @& ]7 n# V4 w7 q& z; u0 b3 M2 S" V8 {' s/ N
【敌我识别系统】附加战术装备中的夜视镜,除了在夜间为玩家提供作战支援以外,它的另一个用途就是和友军头盔上安装的发光板配合使用,充当全黑状态下的敌我识别系统。在这种状态下,是无法使用肉眼通过轮廓来判断友军位置的。在使用重型装备进行火力支援任务时,玩家可以通过地面上的荧光位置来确定火力压制范围。
3 ~: @# b7 x, w0 F' l3 ?4 [" S( k9 m8 W& a
此外,还有一种可以发射红外线的小型装置,用于给夜间空中的友军飞机指示目标。它就是MS2000求救灯,盖上红外滤光罩后,可以在几公里外用夜视镜看到它所发出的光芒。在电影《黑鹰坠落》的结尾一战中,三角洲队员就是使用这种信号灯来为空中巡弋的AH-6直升机群进行引导,用空中火力覆盖索马里民兵的制高点。MS2000在阵地防御战中也非常有用,Infinity Ward表示,《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将增加“防御战”关卡,限时坚守、等待后援到达的阵地防御战,是COD2开始尝试的一种关卡模式,也非常受玩家欢迎。在现代战场背景下,以往那种和友军合作,防御敌军波浪式进攻的作战方式也消失了,现在,玩家需要以自己四人小队为基础,合理运用阵地上的狙击点和各种地形优势,以美军强大的火力优势,来抵消敌军的数量优势。此外,当前剧情需要玩家放弃阵地,进行后撤时,玩家如果真的调转屁股就跑,那么很快就会在敌人人手一份的自动武器扫射下,变成筛子。此时,就需要在阵地上安置Claymore地雷、遥控型C4和上文提到的敌我识别系统,在撤退后能够留下缓冲,杀伤蜂拥而至的敌兵,为自己的脱离赢得时间。
. F; i# G1 T6 e b4 m; a, |& p
$ C+ b- S- w$ `) w4 F1 w" O8 g 【重型装备驾乘】驾驶坦克,或者扮演轰炸机上的机枪手,一直以来都是COD系列的保留曲目。在《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中,玩家将驾驶有“空中炮艇”之称的AC-130,体验“鸟枪换炮”的快感,让目视区域内的一切有生力量遭遇灭顶之灾。和过往游戏驾驶“同温层堡垒”时只能操作几门机枪不同的是,AC-130会允许玩家使用三种重型火器:25mm格林机枪、40mm L60高射炮和105mm M102榴弹炮,三种威力无穷的武器和AC-130厚重的装甲,并不代表飞行关卡就像射气球一样简单。因为以往玩家是在固定炮塔上迎击纳粹战斗机,而现在,玩家需要充分发挥三种武器的性能,将射速、射程和威力三个要素做到互补,去应对来自空地的一切挑战。AC-130登场的关卡为夜间对地火力支援,玩家将在敌我胶着在一起的战线上空,通过我方士兵装备的敌我识别系统和红外目标指示装置,来对地面上黑压压的人群进行火力覆盖,任何的延迟或者友军伤亡,都会导致任务失败。. z! {7 P" W4 C1 x7 \
! k/ _/ X7 F" i- J$ i
陆战重型装备方面,玩家可以驾驶M1A1坦克和布拉德利战车,前者的体验和过往作品类似,操作为主炮、机枪和控制的一体化模式,后者除了类似坦克的操作机制以外,还引入了制导武器——需要锁定目标后发射的反坦克导弹。( U, b6 o; D; x# I1 \& ~: I& f
3 U& q9 A8 o5 j% u' l4 f' C m
: s1 u' s: d ^8 I$ }9 a: T打造个性士兵,《使命召唤4》引入特技
6 T7 N+ r( l' X4 E: k& g9 y1 Z: h, N( X- v! c5 P
3 F4 r9 C3 v- z! B" D: }; I现代战场仍然需要服从命令的士兵,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也需要领袖士兵的个性发挥,这就是《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所引入的“特技”系统。本作的士兵特技分为三大类别:3 ~ g' B' K! b: K) b3 }
' J) u3 F# P3 S
A类:单兵爆破武器特技# d# d% l: H; g. o1 j
2 A8 q, X) R4 U0 f3 A 【C4×2】C4炸药无法在战场中获取,它的补充是一次性的,且必须有具备C4特技的士兵才能安装。C4可以进行远程遥控,用于爆破门窗、埋伏敌人等等,这种特技的使用方式为连续按两下任意武器的重装键。
6 E, e: |2 m {- I+ a$ n( e( x' Z1 f3 e) o9 r" P/ K5 W% M' q
【RPG-7×2】可以携带两枚RPG-7火箭弹,这种武器发射速率慢,且弹体飞行速度也很慢,但在面对悬停状态下的直升机时,可以发挥一击必杀的效果。7 O4 x% _$ V0 H7 v( C$ q8 W
+ f2 p: j" W9 n 【Special Grenades×3】可以携带各三枚的眩晕弹和瓦斯弹,在正常情况下,特种手雷每次只能携带一枚使用。COD2打不过去就漫天扔烟雾弹已经彻底成为历史了。
" f& [/ l5 m3 y0 |$ I/ e6 F: a, R* j7 s8 Q
【Claymore×2】Claymore是美军装备的一种定向杀伤地雷,使用前需要把杀伤面对着敌人,在敌人接近后可以以预制破片和钢珠,产生覆盖杀伤效果。在游戏中,如果部署位置不对,也许敌人没事,自己第一个被破片炸成马蜂窝。
3 r3 R/ Y# p: V! c D: U2 n- I- |" ^* \' g+ H( d$ l
【Bomb Squad】放置隐蔽的C4或者定向地雷,是玩家的噩梦。而对于拥有“拆弹组”特技的士兵来说,无论那些隐形的死神躲藏在哪里,都可以被提前发现。
. z3 c9 x1 x; C, c Y$ z! |2 B9 I- m) D3 d
B类:单兵技能特技
6 S/ {! S0 Q! f6 U8 H
) O U% _, c+ f4 d 【Juggernaut】增加生命值,在进入濒死状态后,会比其他人更快的恢复原状。
* G4 c# a* v- N& v% @; [- ?- K4 r# D9 g. s0 ~: Y' w. z, o
【Stopping Power】所谓停止作用,就是弹头使敌方丧失反抗能力的作用。它的好坏取决于命中目标后让有生目标丧失战斗力的时间。时间越短,停止作用就越大。这项特技增加子弹击中敌人士兵后的杀伤效能。- K- [8 ^1 _ c& Z. R
5 h0 r4 k' F2 x* k- u# H' {
【Sonic Boom】一个增加对爆炸力杀伤承受能力的特技,其拥有者在受到爆炸伤害,会根据自己位置到爆点中央的距离,对杀伤效果“打折”。
! P& q. k. O( o* H f
$ Z: [% q$ w5 O0 r2 d+ R: n+ [6 W 【Sleight of Hand】类似于《战争机器》“完美上膛”的特技,重装子弹速度会加倍,尤其是扮演重机枪手,更换弹链或者弹鼓时的效率提升,在保持火力持续性和提升射手生存力方面,都会大有帮助。
6 Y8 q) I* G. z5 F/ p' A8 n$ G% N5 ^# N
【UAV Jammer】在使用无人机之后,画面左上方会出现一个俯视图,敌人和友军会以红、绿两色三角形标识出来。玩家使用无人机干扰特技后,自己就会从对方的战场视图中消失。因此一个配备有消音器和无人机干扰特技的士兵,会成为战场中的“鬼魂”。但在开火后,自己依然会被对手的UAV探测到位置。6 p# s, o- n: h) L/ L
$ `' ]) w/ n1 `/ v) ?5 k 【Dead Silence】这是一种潜入技能,可以在正常行进速度下不发出任何声响,用于从背后偷袭对手。
* ]0 ]( W8 \7 d; v" m' T4 _: _1 b% u2 l* b4 A
【Double Tap】Double Tap是射击用语,意为在很短时间内连开两枪,两次弹着点非常靠近。实战中,由于后坐力的存在,自动武器无法实现Double Tap。由于受创位置接近,两次弹着可以给目标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即便是穿着防弹衣也无法抵挡轻武器的杀伤。Double Tap特技只能在装备手枪和Uzi这样的单手SMG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2 W$ {* D9 o8 Z4 a% L/ `7 E8 w( J/ @( ~( y
C类:单兵辅助效能特技
+ B. C0 B% M( j8 P
( M- V* J: P- I0 ^. t 【Extreme Conditioning】“紧急状态”特技可以延长极速跑状态下的距离,因为以电影《黑鹰坠落》为蓝本开发的《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中,有大量的巷战场景,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迅速脱离敌火接触,“跑”是不二的法则。 @' U0 k# J. M7 b" |* Z) a( v
6 }9 E4 P; [' |7 u; y4 g5 f' ` 【Steady Aim】“稳定瞄准”特技,能够让使用自动武器的射手获得和狙击手屏住呼吸后一样的稳定性,在使用单发和三连发模式的时候,能极大的提高首发命中率。自动武器火爆对射的现代战场中,首发命中率尤其重要,而这一特技正是为抵消自动武器连续射击所产生的后坐力而打造的。
6 K; \- ~0 U9 l! ]# E% j1 S! x* [+ n5 s: `* C) F0 Z$ b' W
【Deep Impact】“深度撞击”特技可以提高子弹的穿透力,不少玩家已经知道,《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中的子弹具有穿透效果,在使用大口径枪械时,配合这项特技,可以让绝大部分躲在掩体后面逍遥自在的敌人都抱头鼠窜。
% ?- i3 u( n" `4 T6 R0 ^, n3 _, D
; ]& B8 o: q2 u& q0 U 【Last Stand】“最后一击”特技的拥有者在HP耗完后并不会死亡,而是倒在地上,此时你无法移动,也不能像濒死状态那样休息几秒就可以重新投入战斗。但你可以拔出手枪,对任何靠近的敌人射击,在死之前拉一个“垫背”的。如果对自己的射术没有信心,也可以用手枪实施“自我了断”,这样多人模式中的敌人就不会得到任何的经验值。
" N- n$ A/ X4 A- Q, F
8 h0 X0 l7 R* b9 C; j! }0 z9 r+ H 【Martyrdom】“自爆”这种被动技能比较夸张,在特技拥有者被杀之后,会就地丢下一个手榴弹,对方如果是采用背后偷袭、肉搏,或者近距离开火方式杀死这种“流氓特技”拥有者,那么下场很有可能就是双方士兵同归于尽。2 n' }2 ?- Z |7 c
- l) d" v& F( p9 w: R' O' W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的三类特技,是目前Infinity Ward在BETA测试后对外公布的多人模式特性。至于单人模式中这些特技如何获得,以及具体的使用方式,目前还暂时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根据兵种和装备的不同,各方士兵的能力也会有较大差别。如装备有防毒面具的SAS,可以对瓦斯弹免疫,由于其精英反恐部队的身份,其队员的单兵素质较高,可以“原生”更多的作战效能特技。而海军陆战队士兵则体格、耐力出众,装备有护目镜的他们可以有效抵御闪光弹爆炸后的致盲效果,并且拥有更多的爆炸破坏力特技。2 }8 v+ l" e, H! r" @
- R& y3 y: f. \# q: `' A7 u* u) F6 d- I1 s; |- o( v
使命召唤4 多人模式让您体验士兵的成长7 c& A |! k7 I& p- l; m _
w) b4 v) O. B; f. A) C# W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的多人游戏分为纯粹的多人对战和军衔升级两种模式,前者是局域网对战,后者通过官方服务器进行,所有在战斗中获得的等级和经验值都会得到保留。《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的军衔升级模式,引入了和HALO类似的Party机制,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朋友,一同在官方服务器上厮杀。+ D3 i- ]) m$ P+ `# T% |
+ s6 H4 N: e0 B$ N( x0 _9 z" M
获取经验值是满足升级和模式解锁的唯一途径,在大多数情况下,击杀一个敌人只能获得10点经验值,在无法复活的团队任务模式中,一次杀敌可以获得50点经验值,使用特种战术装备(如C4)可以获得20点。除了经验值累计后得到的新选项以外,战斗中也会得到不同的奖励:连续杀死三人,就可以获得GPS的支持,让玩家随时清楚周边敌人的位置;五次杀敌后可以获得一次空中火力支援;7次杀敌则能召唤到一架武装直升机前来助战,将敌人压制得动弹不得。
2 I4 X9 m5 b8 z% o' v1 O- W% Z: P% V; R' H6 @, `9 Q) Y+ Z
在初始阶段,《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和“战地”系列类似,提供五种职业:突击手、特种部队、爆破手、机枪手和狙击手,初始状态下的主、附武器和特技,也是由职业决定的(Lv1时只能使用突击手和特种部队两个选项)。因为“特技”的存在,尽管在战斗中可以更换缴获到的装备,但一个没有“射击稳定性”特技的狙击手,去使用SAW和正宗的机枪手对射,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被“推倒”。在达到Lv4,即获得列兵军衔后,就可以跳出职业的限制,自己来搭配不同的武器和特技树,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士兵。随着军衔的升高,各种装备和特技也会被解锁,从而让玩家成为真正的战场精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