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空闪电
) o3 m7 E5 H" c) r5 i 1944 年春,德国空军开始考虑用 Ar 234 来对正在英国准备登陆法国的盟军实施侦察,传统的活塞式侦察机因速度慢很难在英国上空全身而退,Me 262 的航程太短,也无法执行这类任务。航空部技术处主管西格弗里德?科内迈尔上校建议用 2 架 A 型机(V5 和 V7)对盟军占区进行几次实验性质的侦察行动,飞行员是来自空军最高司令部实验单位的霍斯特?格茨和埃里希?佐默。格茨于 1944 年 6 月 1 日首次试飞了 Ar 234V5,佐默在四天后试飞了 V4。6 月 26 日,佐默首次驾驶 V7,并在 11,000 米高度飞出了 950 公里/小时的最大速度。3 天后,佐默驾驶 V7 完成了一次远程飞行,他于当天早上 11 点 55 分驾驶加满油的 V7 起飞,在飞行了 2 小时 15 分钟后,于下午 2 点 15 分降落,飞行距离达 1,430 公里,超过了此前任何一架原型机的最大飞行距离记录。借助喷气发动机带来的性能优势,Ar 234 可轻松突破盟军的防空体系,对盟军的动向进行侦察,Ar 234 也是战争末期少数几种能够自由出入盟军占领区上空的德国战机之一。
9 \! u1 f7 i& B( ?" p( p 1944 年 8 月 2 日,艾里希?佐默驾驶 Ar 234V7 从瑞文库特起飞,对法国境内的盟军进行了侦察,从而完成了历史上首次喷气飞机侦察行动。佐默返回基地时,惊喜的发现霍斯特格茨刚刚驾驶着 V7 机从德国赶来。在随后的几天里,两人多次驾驶 Ar 234 对盟军占领区进行侦察,其中甚至还对英国进行了几次侦察。此后由于盟军部队的逼近,两人在 8 月 28 日不得不撤往比利时的谢夫尔,在这次飞行的途中,格茨座机的液压系统因友军高炮误击受损,被迫前往勃兰登堡修理。但当格茨驾驶 V5 机飞抵勃兰登堡时,却沮丧的发现当地机场在刚刚过去的盟军空袭中遭受重创,根本无法降落。格茨无奈之下,只得改飞奥伦堡迫降,V5 机的座舱挡风玻璃在迫降过程中被震碎,大量石块飞入座舱并击中了格茨,导致格茨眼部受伤并出现短暂的失明现象。在格茨被救出飞机后,一架在跑道上滑跑的 Fw 190 战斗机不慎撞上了 V5 机,V5 机彻底被毁,Fw 190 的飞行员则当场身亡。
8 d8 `% P* L G1 }格茨在身体康复后,于 9 月 27 日驾驶 Ar 234S12 机重返战场,到此时装备 Ar 234 侦察机的作战单位已被命名为“麻雀特遣队”,该部当时驻扎在德国西北的莱茵。就在 9 月,维尔纳?穆菲上尉、沃尔夫岗?齐泽中尉和瓦尔特?文特中士也加入“麻雀特遣队”,他们驾驶三架被改装为侦察机的 Ar 234B 型机参加作战。到当年 11 月 10 日,特遣队队长佐默离队,前往沃尔姆斯附近的比布利思组建第二支装备 Ar 234 的侦察机部队,即“长矛特遣队”。6 x; C2 U* [0 t. V
“麻雀特遣队”队徽
$ s4 v: x7 r( g6 ]! c$ z按阿拉多公司试飞员的说法,Ar 234A 和 B 型在性能上的差别很小,但德国空军的飞行员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声称 Ar 234 原型机的最大速度要比量产至少快 50 公里/小时,他们同时指出,B 型机的装配质量不佳,机身蒙皮极易受损,座舱内还存在漏气现象。但从地面操作角度看,装有常规起落架的 B 型机无疑要实用的多,它可直接在跑道上滑跑起飞,而无需花费 20 分钟来将飞机安置于滑车上。另外,Ar 234 在维护保养所需的时间要少于配备 GM1 动力增强喷射系统的 Ju 88T。Ar 234 更换一台发动机的平均时间为 25 小时。+ m% G4 o; n& M1 l& C
“麻雀特遣队”唯一一次飞机失事事故发生于 11 月 25 日,当时文特在奥伦堡刚刚挑选了一架崭新的 Ar 234,当他驾机刚刚起飞励地,地面的观察人员就发现飞机的右侧发动机起火,他们试图向文特发出警报,但不知何故,文特座机的电台毫无反应。文特的 Ar 234 在起飞时使用了起飞助推火箭,助推火箭关闭后不久,失去一台发动机动力的飞机向左飞行,但仅过了几秒,飞机突然开始迅速翻滚并撞向地面,文特当场身亡。
" ^ \- ^* W7 a3 c
1 t% c' `7 ~$ g*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