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8|回复: 2

〔ZT〕历史上的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eath Hunt背后的真实——加拿大历史上最著名的追捕行动
记得以前正大综艺和明珠台都播过这部片子,一个体能超强的人被一堆加拿大骑警和猎人一起追捕,最后被警长偷偷放跑了,今天看了历史经过,才发现好赖坞编故事的水平只比棒子略差啊
原文是QBQ上的加拿大华淫警察叔叔滚石同志写的
加拿大历史上最著名的追捕行动
很多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都知道二王,那时候满大街的通缉令。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本人第一次用赏金通缉逃犯。我记得好像是一千还是五百人民币,这钱在当时是很不少了,可以买个幸福摩托车了。现在的小屁孩粪青当年连受精卵都算不上呢,把二王捧得像个祖师爷。其实二王算啥?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加拿大最北端的育空省(Yukon)和西北特区(North West Territory)曾经发生过加拿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第一次动用飞机,历时最久,环境最恶劣的追捕逃犯行动。整个追捕历时8个星期,全部在零下40度的冰雪严寒中进行,追捕范围进入北极圈,牺牲加拿大皇家骑警一人,重伤数人。嫌犯一人,负重80磅,仍然在雪地里健步如飞,狗拉雪橇跑一英里,他就能跑两英里,追捕行程一百五十英里。直到今天,关于嫌犯Albert Johnson的许多问题仍然是不解之谜。
关于Albert Johnson的来历,至今无人知晓。据唯一在这次追捕中牺牲的骑警Edgar Millen报告说,当年Albert Johnson第一次来到西北特区的Fort McPherson的时候,他曾经和Albert Johnson交谈过,注意到此人有明显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口音。育空和西北特区当年是很多淘金者和皮毛商的梦之地,30年代的时候淘金热已经衰退了,但皮毛交易到今天还是非常活跃,因为那里出的皮货是最顶级的。直到今天,当地的猎人仍然以出售皮毛为生,以海狸beaver皮为最,那里的beaver是又肥又大,皮色光滑。那里靠近北极圈,常年严寒,不肥不行啊!
一般白人在30年代去那里的都是冲皮毛去的,所以一般都会申请一个trapping执照。说起这里的狩猎,一般分两种,一种叫hunting,一种叫 trapping。Hunting大家都知道是啥意思,就是狩猎,但只能是狩猎,不能下夹子,这里狩猎不包括下夹子,跟中国两个概念。第二种,就是捕捉,就是下夹子了。下夹子的好处就是能不伤皮毛,不象用枪打,一枪俩眼,皮就不值钱了。所以别看我有鹿皮熊皮,按皮货商的标准,那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加拿大狩猎和捕捉的都有各自的法规约束,要狩猎或者捕捉,就得有执照。
但令人感觉特别奇怪的是,Johnson却没有申请trapping执照。他只是跑到小镇Alklavik当地一条叫老鼠河的河边上,自己搭了个小木屋住下了。那是1931年的7月。虽然没有执照,但Johnson明显还是从事捕捉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偷猎。至于为何不拿执照,一般认为是他不想或者拿不出有效的身份证或者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是Albert Johnson这个名字,到今天大家也一致认为是假名。Johnson从事捕捉还有个线索,就是他曾经和一个华人皮货商有交易往来,当年加拿大的华人从事淘金和皮毛生意的相当多。
到当年的12月份,Alklavik的皇家骑警接到当地一些猎人的报告,说他们的夹子经常被人为关上,而这样的事情以前从未发生过。而且那人还把人家的夹子挂到树上去,生怕别人不知道。当地的猎人圈子就这麽大,大家自然就联想到新来的Albert Johnson。12月31日,两名当地警员Alfred King和Joe Bernard就坐上狗拉雪橇去找Johnson问话。俩人老远就看见Johnson的小木屋的烟囱在冒烟,自然有人在家。但不论怎么敲门, Johnson就是不愿意见他们。两名警员商量过后,决定先回城搞妥搜查令,回头再来。
两天后,他们和另外三名警员一起赶赴Rat River的Johnson的小屋。跟上回一样,不论怎么敲门,Johnson就是不开门。这种情况下,King决定强行执行搜查令,踹门进去。就在门被踹开的一刹那,里面的Johnson开了一枪,把King打伤了。短暂交火之后,骑警们决定扯呼,主要是不明小屋内的构造和情况没把握短时间内拿下 Johnson,但最主要是因为同袍受伤,零下40度的严寒下人死得快。几个人坐狗拉雪橇狗不停爪地跑了20小时,赶回Alklavik,算是把King 的命给救回来了。我跟个老头说起这个,他说以前的人真是硬啊,犯人也硬,骑警也硬,真能扛,现在弄不出这样的人了!你让不管谁去零下40度的严寒里待俩钟头试试看?
见血了,自然就有血海深仇了。骑警们卷土重来,这回是9个人,42条狗,包括几个当地的猎人,还带上了20斤Zha药。天寒地冻,Zha药都冻成了冰坨了。9个人包围了木屋之后,把Zha药捂在衣服里化冻,然后弄上引信点上,扔到木屋顶上。一声爆炸,木屋的顶没了,整个木屋基本摧毁。大伙想,这家伙就算没烤成汉堡包,也是基本不行了,于是一拥而上。但故事要是到这儿就完了,就不会成为现今仍旧被世界各国历史学者研究的案子了,Johnson也没法成为加拿大历史上最凶悍的逃犯了。骑警们没想到的是,Johnson在自己木屋下面还挖了个地窖,房子炸了他还完好无损。骑警们刚冲入废墟,他就从地窖里冲外开枪。这回没人受伤,但士气受沉重打击,骑警们落荒而逃。等再进去,Johnson已经跑了。
骑警们只得先打道回府。接下来的日子是严寒加暴雪,骑警们只能按兵不动,但在全加拿大悬赏一千加元缉捕Johnson。那时候一千块钱不是一般得值钱,能买栋房子了。就是现在警察局悬赏,也不过是一千!许多本地猎户和外地自认为高手的都要求参加追捕,就冲那一千块钱。电台也开始广播这个案子,乃至后来开始电台直播追捕进程。到了一月十四号,天气稍微缓和一些,追捕队才开始重新出发。追了了有半个月,总算顺着脚印赶上了Johnson。这期间Johnson 多次愚弄追捕队,甚至顺着脚印倒走,或者踩着动物的脚印走,躲到追捕队后头去。但那时候参加追捕的猎户和骑警都有丰富的野外和狩猎经验,这一招瞒不过他们。总算把Johnson围在一个悬崖下,大伙乱枪齐发,但Johnson就在喘气的瞬间开火,一枪打在骑警Edgar Millen的心脏,把他打死了。这又是个沉重打击,可以想象当时追捕队是有些乱了手脚的。因为Millen是最早跟Johnson有过接触的骑警,对他的了解超过其他人,而且技能性能出众。他死了,能不乱套么?就趁众人一片忙乱的时候,Johnson趁夜色居然背着80磅重的包袱和枪弹,爬上了身后如刀子般笔直的峭壁跑了!
大家只能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追。但越追,大家越惊骇。Johnson不能野外生存本领高强,体力出众,还非常诡诈,除了能利用脚印故布疑阵之外,还能在雪地里健步如飞。有一段时间,狗拉雪橇每走一里,他就能走两里,真非人也!还令众人疑骇的是,为了避免暴露目标,Johnson从未生火取暖烤衣服吃饭。要是在夏天还好说,这可是在零下四五十度加风雪的天气里,一般人早冻死了!
加入追捕的人越来越多,Johnson也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了。追捕队发现Johnson开始向育空省边境移动,似乎有进入育空省老鹰河谷的企图。因为那里气温没那么低,并且水草丰美,动物也多。但要进入老鹰河谷,Johnson必须翻越Richardson山脉,但严冬下只有两条被大雪封死的山道。领教过Johnson本领的骑警们也不敢怠慢,仍然派人把守山道入口,以防万一。连续几天都是暴雪,也没有发现Johnson的踪迹。但直觉告诉众人, Johnson已经翻越了大山到了另一边了。可是众人看看陡峭的大山,结满了严冰,能见度为零,追捕队里最有本事的猎户试了一下,不行,说还是等开春再过去吧!山道那里也被大雪封死了。大家虽然找不到Johnson,但也不太相信任何人能就这么在飞雪里翻过冰雪覆盖2千多公尺高的大山。
没几天,一个印第安猎人从山道那头过来了。他告诉骑警,在山那一边老鹰河上游他发现了新鲜的雪鞋印,听说了追捕的事情,就猜是那Johnson的。众人抓狂的情形完全可以想象,绝望的骑警决定请加拿大的王牌战斗机飞行员Wop May出马,驾驶飞机侦察山另一边。Wop May在一次大战中曾经战功赫赫,击落过德国的王牌飞行员,驾驶技术高超。战后,他转为商业飞行员,开辟了首条飞往加拿大北部偏远地区的商业航线,由此揭开了北部大开发的序幕。
二月十四日,Wop May发现了Johnson的踪迹。这家伙还是用最老但最有效的办法躲避追捕,就是踩着一群caribou的脚印走。加拿大北部的caribou都是群居的偶蹄类动物,一群动辄上千,到处游走。一个人踩着它们的脚印走,地面追踪的人真的很难发现。但有了飞机的Wop May从空中发现了Johnson,从而揭开了他的窍门。Wop May立即用电台向地面追捕队通报指引方向,众人士气大振,扑了过去。
二月十七日,追捕队在Wop May的指引下,在老鹰河谷将Johnson团团围住。不知为何丢了雪鞋的Johnson拼命往河岸跑,可是跑不动了。包围圈缩小之下,双方开始交火。骑警决定劝降Johnson,派出一名有人身保险的骑警出去谈判,结果被Johnson一枪放到,身受重伤。混乱中,追捕队乱枪齐射,Johnson身中九枪才死。事后发现,这九枪都猎户们打的。也不奇怪,猎户们平时严寒里出去捕捉狩猎,每一颗子弹都得见血,不然野外几个月早就得饿死了,枪法自然厉害!Wop May赶紧用飞机把受伤警员送出去,又救了一条命。
经过对Johnson的搜身,骑警们发现他身上竟然有两千四百块现金和一袜子金牙。当年两千四百块钱,可以在**华最高尚的地段买个豪宅还有余。1950 年代,**华最高尚的地段的一个豪宅,也就不过是一万块钱,那还是战后。现在,恐怕得上千万左右!Johnson的80磅重的包袱,除了有如肉干之类的食物外,还有衣服和锅碗瓢盆,这家伙可能就打算在深山密林里开始新生活的!
这是Albert Johnson的遗照。
过后的七十年里,对Albert Johnson的真实身份的研究从未停止过。2006年,最后一名参加对Johnson追捕的人,一名骑警在加拿大去世,终年100岁。2007年,一群研究人员在征得AMI同意后,掘开Johnson的棺木,发现他的头发和胡须竟然还完整无损。在取得DNA样本后,相信Johnson的真实身份就会大白于天下。
好莱坞在1980年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拍了电影,就是Death Hunt,但距离事实很远,里面Johnson被描绘成一个好汉,Edgar Millen也没死,还放走了Johnson。但这个案子的起因,比如当初的报案人是否跟Johnson有私仇从而报假案等,一直未有定论。还有一个谜,就是整个追捕过程,Johnson从未开口说过一句话。
Regina的皇家骑警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着Johnson使用的步枪,一把Savage 90 .30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8: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D.B Cooper


D.B.库柏在《越狱》中远没有MS和T-Bog星光耀眼,但是他却比MS、T-Bog有着更深刻的历史背景。如果说MS的所谓精密计划不过是编剧与导演的策划的话,D.B库珀却是美国发生在七十年代的一个真实历史。

1971年11月24日,感恩节的前一天,下午在波特兰机场,这名四十多岁、身高约六呎的男子,手里提着公文包与帽子,臂上挂着一套黑色风衣,买了一张到西雅图的单程票,登上西北航空NW305班机。1635时,727客机起飞,飞机上共有六名机员、三十六位乘客。没有人知道这个男子真实的名字,人们只是在事后的登记簿上查到了D.B Cooper,更没有人想到这个名字会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起飞后不久,他便悄悄将一个信封交给空中小姐,上面写着:在公文包里有一个炸弹。一名飞行员随即来到他身边,想要确认这件事。他把公文包打开了一下,显露出里面的管子与电线。飞行员回到驾驶舱,向地面报告遭遇劫机,并且接获指示:为了全机人员生命着想,与他合作。

Cooper的要求包括二十万美元(一万张廿元钞票,不要连号新钞)、四具降落伞(不要军用的自动伞,要一般跳伞者的手动伞)。西雅图的警方、联邦调查局紧急张罗之下,于1724时通知机长准备妥当。1739,飞机平安降落西雅图,比预计抵达时间只晚了三十分钟。在Cooper要求之下,飞机停在机坪的一个角落,客舱熄灯。除了三位前舱组员与一位空中小姐之外,其它的人全部顺利走下飞机,Cooper也拿到装钱的提袋与降落伞。

有一位联邦航空署(FAA)的官员,或许是脑袋特别冬烘,还表示希望上飞机来劝说他放弃这种盗匪行为,当然遭到Cooper的拒绝。不过从头到尾,根据机员的回忆,这位飞机大盗的态度一直保持温和与理性。

1946时,加满油的飞机再度起飞。Cooper下令飞往墨西哥市,但要求机员维持高度在10000呎以下、速度150节以下、起落架不得收起、襟翼设定15度、机舱不得加压。飞行员表示这种状况下无法飞到墨西哥市,于是他同意在雷诺市落地加油。当然,大家也都猜得到,他很可能会跳伞逃逸,而且说不定会挟持至少一位机员跟他一起跳机,所以没人敢在降落伞上动手脚。但是空军还是派出一架F-106战斗机,试图标定他的跳伞位置。

起飞后不久,Cooper就要空姐到前舱去,不准出来。此时他割下一个降落伞的伞绳,把钱袋(廿一磅重)缚在身上。2000时,仪表板上的警告灯亮起,显示机尾的登机门被打开。机长透过舱内电话问:「有什么要帮忙的吗?」「没有!」这是他的最后一句话。

2024时,飞机感到一阵抖动。机员们相信,机尾登机梯此时降了下去,Cooper跳出了飞机,当时的位置在波特兰以北廿五哩之处。他们继续等了五分钟,然后试图用电话叫他,没有响应。于是机员打开驾驶舱门,结果不出预期:Cooper带着所有随身行李、钱袋子,跳伞离开了飞机。

接下来联邦调查局与华盛顿州警方发起连续十八天的陆空大搜索,但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找到。由于天气恶劣,那架尾随在后的F-106也根本没看到任何东西。不用说,这起劫机案变成1971年感恩节假期的超级大新闻。一开始警方拘捕了一位叫作Daniel B.Cooper的男子,虽然迅速证明没有嫌疑,但是在媒体炒作之下,"D.B.Cooper"就成为「开膛手捷克」(Jack the Ripper)后,西方犯罪史上最远播的化名之一。

联邦调查局在筹集一万张廿元美钞时,紧急将这些钞票的编号都登记了下来。但是一直到1980年,才有一个小男孩在哥伦比亚河的岸边泥滩里挖到了290张廿元美钞,虽然破损严重,但号码仍然可辨,这是赎金仅有的一次露面,其它9710张钞票的号码,从来没有被治安机关发现过。

当然,这一来使得那些相信Cooper已经死在跳伞过程中的人大为振奋。这一派坚持,当时在一万呎高空是寒冷的风雨,温度零下七度,Cooper很可能一跳出去就被冻昏,无法拉开降落伞而摔死。不过认为Cooper没死的人则主张:以Cooper计划之周密,不可能没考虑到这一点,何况在他之后连续有三起效尤之作,劫机者都安全落地(后来都被破获),因此那290张钞票可能是跳伞过程中被吹走,甚至可能是故布疑阵。总之,FBI虽然灰头土脸(权倾一时的胡佛局长在几个月后去世,相信本案绝对让他咬牙切齿),但是也从来没有用Cooper已经死亡来宣布结案,一直到三十年后,还公布他“据判断的目前长相”。

Cooper到底何许人也?至今没人晓得。大家能确定的是:除了长相平凡之外,他对于波音727的机械,以及高空跳伞,都有相当的研究。因此他会要求飞行员把飞机维持在无法飞高、飞快的外型;也会要求自行决定开伞时机的手动民用降落伞(这样就可以落到低空再开伞);在地面加油稍有拖延,超过727加满油所需的时间时,他也会立刻提出质疑;他会利用多要降落伞,逼使没人敢在伞上面搞鬼;甚至选择一万张廿元钞票,也是在避免过重与避免招摇之间的理想平衡。
最重要的是,他懂得挑选一架727。

曾经高居全球最畅销客机的波音727,是一种三发动机的喷射客机。三具引擎分别装在机身后段左右侧,以及飞机尾部。除了一般从飞机侧面打开的登机门之外,727在机尾下方有一具向后放下的登机梯,使得她不必靠接空桥,就可以直接上下旅客,非常便利。Cooper就利用这一点,在飞行中放下登机梯,跳出飞机,完全不会被引擎的高热尾流给波及。相反地,如果劫持一般飞机,想要从侧面跳机,不但机门因为风压关系极难打开,跳出后也可能撞上飞机的水平尾翼。

尽管有这些「专长线索」,但还是从来没查到Cooper的身份,因此甚至有一些阴谋论爱好者认为,他可能是跟军方或中央情报局有关的人物。因为727推出初期,波音曾经考虑向军方兜售,当时的建议就是可将机尾的登机梯修改为人员跳伞门,不过军方并未认真评估提案。另外,据传CIA旗下的南方空运公司(SAT)所购买的两架727-100C客货两用机,就曾经在一般客货运输之余(有一架就在我国的CAT民航空运公司服务,是台湾第一架国籍注册喷射客机),在中南半岛从事空投特工的任务。因此好事者就言之凿凿:他恐怕是个CIA退下来的情报员,所以懂得这一套……      

不过不管怎么说,Cooper在感恩节前夕的冒险之旅,替许多血液里就流着祖先「抢火车」基因的美国人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因此接下来一连出现三起类似的跳伞劫机案。尽管这些抄袭者都被绳之以法,但是FAA也发现航空交通安检上的漏洞:从此旅客与行李必须接受X光检查,此举在往后三十年,不知遏阻了多少犯罪、拯救了多少的生命。另外,FAA下令在727的机尾门上装置一个风力锁,只要飞机飞在空中,「门栓」就被吹动卡住机门,无法打开,直到飞机降落停下后,门栓回到原来位置,机门才能正常运作,而这个装置也被称为"Cooper Vane"。

至于事件的主角,这架编号N467US的波音727-100客机,一直服役到1990年代,才被当成拆零使用。也就是说,她的部分「器官」或许现在还在某些727身上,在世界某些角落继续飞行。

尽管FBI与西北航空都悬赏征求线索,卅多年来也一直有人自称就是Dan Cooper,但是在调查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足够的证据。对于Cooper的跳伞到底是生是死,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歇。

不过尽管「D.B.Cooper劫机记」成了犯罪史上最不可解的谜案之一,但是大家提到Cooper,却从来没有如开膛手杰克般的阴森恐怖,以及肯尼迪遇刺案的讳莫如深。甚至于,某个程度上,他成了一些美国人心中的平民英雄:再怎么讲,Cooper没有伤害无辜,Cooper靠着专业知识与详尽筹划来挣取财富,Cooper的举动反而导致日后治安措施的进步........还有还有,反正事件中真正损失的是保险公司,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合法吸血鬼。对于尊敬英雄、崇尚冒险犯难、先天血液里就存留西部拓荒时期「抢火车」基因(外加没缴保险费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美国民众来说,Cooper的行为简直是戴维击倒歌利亚、简直是侠盗罗宾汉再世。

也因此,在距离Cooper据信降落地点最近的华盛顿州Ariel小镇,从1976年起,每年感恩节后的星期六,都会举办"Cooper Day"活动,「庆祝」1971年这一天晚上的奇遇。除了跳伞团体必定特别举办「追随Cooper而跳」活动外,当然也不免吸引外界的发烧友,来到这个偏僻的小镇酒吧,跟村民一面畅饮啤酒,一面谈着喷射时代原来还是有电影「虎豹小霸王」情节的存在……现场开怀的群众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曾经在1971年11月24日下午登上NW305班机呢?永远没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去追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3 2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见识了

[ 本帖最后由 =|HERO|=AK 于 2008-5-9 15:2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ERO|=战队

GMT+8, 2024-6-29 04: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