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7-21 17: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出来打酱油的,管我X事!的三种说法 9 ?4 C8 z, ~% e# `7 x, R% S5 A
【打酱油的典故 之一】
1 G, D X* o8 B0 J 话说很多年前,大多数ZG人民的生活还都不好,那时也没什么所谓的商品房,普通百姓住的都是很简陋的茅草房。一
/ z! s; p+ q% X0 U* c! l0 S2 F% T0 L. v$ m
家就只有一间,夫妻、孩子都住在一起,也就是一家人只有一张床可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没关系啦,但是,等孩子日渐 5 J1 o4 p3 x) F; C
: r8 i8 x1 z8 T8 d! g, L
长大,肯定就会干扰大人办事,或者问一下他们在做什么,或者会跟别人讲这事什么的。 7 Y& ^, o2 u+ E6 H
为这事,大人要嘿休就没那么随意了,晚上就基本上很难有机会,那就白天吧。那时的孩子又不像现在的,3岁就送 2 P- l) p4 x8 L& m* a0 Q/ P3 Z
* x& }- ^; g \4 \
去了幼儿园,没得书读滴,有可能成天呆在家。大人们就得想个办法把小孩支开,怎么办呢?有办法,老爸就把小孩拉过
9 y# }5 V Y2 D3 x1 L6 ]2 I( K2 y! K% z' c! G1 R5 j1 I
来,“儿啊,家里酱油没了,你去打点酱油回来哈……”小P孩就P巅P巅的去了。
2 O& ]3 o+ D% l9 k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打酱油的地方离家太近,往返的时间很短怎么办?当然有办法,老爸就给小孩一个碗(更狠的给 5 W6 i# x f2 R; t8 o+ U
( j s: V( ~7 u) b. y# L碟子啥的),小孩端着酱油怕洒了,就不敢走快了啦;还有一个好处是,每次少打点,才可以隔一、两天又去打酱油。
/ @3 [2 p5 s* L 然后,就可以放心的嘿休嘿休嘿休………
7 R- s# Y: Z+ m' J& g) {+ \. [ 以上就为“小孩可以打酱油了”的典故,不知解释得是否清楚,望大家指正。
. V& ^- @3 d4 A& x6 U- p【打酱油的典故 之二:"酱油男“ 引爆 酱油狂潮】 ! _. x* T( r3 h1 y: t
6 e( c; V" c, ]( a
一张贴图近日在网络世界迅速风靡起来,其所描述的场景是前段时间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请问你对艳 5 ^1 i2 A6 l' c# L t5 U
& \0 a1 c" }$ o& G
照门有什么看法?对CGX等明星又有什么看 法?"某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关我X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在网络 , m! f" q6 ?- t, C) u7 p
1 ~4 ~& M) X C: E7 f$ l2 X# @
间迅速流传,各种PS和改编风靡一时。由此"酱油男"一词在网路成为笑谈,甚 至派生出了酱油族等网络用语。
6 E7 g& Q5 ?1 z3 m( k # _2 J' k5 V o* E# Q- d
【打酱油的典故 之三:"来自贾平凹的小说《笑口常开》】 + y0 H6 K$ F9 z) P
% |5 C; T. k+ B \) q- ]
最近打酱油的泛滥,好多新人不知到打酱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打酱油不打醋?更有些人不懂装懂,说是什么精英什
% M. ^/ N% n: H7 i9 U' M
7 e' T6 L# ^9 A/ a& \: K么的,其实这个打酱油是有典故的,是来自来自于贾平凹文章<笑口常开> - v3 @. V! _6 ^" |9 x* ^
具体是这样的,复制原文如下: 5 k$ h- h- }$ a* |& E7 y
…………………………
' L" E# ?% D& | F 有了妻子便有了孩子,仍住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单间里。出差马上就要走了,一走又是一月,夫妻想亲热一下,孩子
& Z+ `' \7 ]5 m$ a4 p* D4 C7 i0 b t# d& j2 j5 \
偏死不离家。妻说小宝,爸爸要走了,你去商店打些酱油,给你爸爸做一顿好吃的吧!“孩子提了酱油瓶出门,我说:”
9 p3 o5 w2 S& e, M# T* }/ d, V4 [# c. V; U
拿这个去,给了一个大口浅底盘子,“别洒了阿!”孩子走了,关门立即行动。毕,赶忙去车站,于巷口远远看见孩子双 $ s6 V/ V: Z# @' L- ^0 r: S) \; r
0 j% Q1 r' o' _7 H- u3 `! I; }
手捧盘,一步一小心地回来,不禁乐而开笑。 ; h5 m6 {4 q/ X" m0 F7 r
………………………… . |- \: q+ {; d# G# j
可见,来这里打酱油的就是父母学了老贾的做法,把小孩子打发出来的,因为端的是“大口浅底”的盘子,所以一时
& h( q: H0 T) f, v+ K; |$ `" t) U$ o
% V: k/ a8 O% q6 Z+ I6 O1 }半会回不了家,小孩子嘛,可能手里还有几个买酱油剩下的余钱,于是又跑去了网吧,上天涯了,又不知老爸老妈让打酱 7 [+ s* _* ]' ?4 f& r: P+ i* y
' [; E( [# {0 Q
油的真实动机,童言无忌,老老实实向各位坦白, 0 ^% m# R2 H! |! z% r: I/ x$ y
“我是来打酱油的,管我什么事!” 2 P$ \5 R3 B, d! A- s; y
+ P. Z. O0 }# F) H +++++++++++++++++++++++++++++++++++++++++++
* {4 q7 o8 [- L: J3 @- [! \/ O 以上三种是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版本,欢迎大家来补充全面
" Y2 q3 D6 u8 g- ^% z' [, e, B8 I3 k( a9 V) _1 [
当然我也是来打酱油的!你要是认同,没事打酱油的时候可以去我的淘宝【酱油书铺】逛逛,小二在此恭候多时了!并为你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呵呵,不是最后的晚餐,是精神晚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