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8 1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RO|=HuanFeng@BF2 于 2009-10-28 12:38 编辑
: w/ C* u# r* k- f1 e" \
1 N _6 o% n0 |' YF-15K: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的“老兵”. v3 B8 B; { f; C S. Q
: N" Z% X1 Y8 x) N$ P
麦道公司(现已并入波音)研制的F-15“鹰”式重型战斗机是第三代喷气战斗机的典型代表,自197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米果夺取空中优势的主力战机。F-15虽然已经服役30多年,但最新的改进型F-15K和F-15SG的机体设计和作战系统已获全面更新,在性能上已经达到了三代半的水准,甚至在整体性能上还要优于“阵风”等最新型战机。4 `& L, o+ V1 j- j$ K' @
. ]8 B7 Q! F" K# y* e
去年年底,F-15曾经遭遇大规模停飞的风波,并且先后反复数次,几乎造成米果空防系统的空白,米果本土的防空任务不得不由F-16独自承担。不过在2008年里,停飞风波的负面影响逐步淡化,目前F-15正在积极进行改进工作,以巩固其长久以来的性能优势地位。" c2 y6 J" D7 A4 b
* w) L! E0 g( B5 ^; J1 F目前,F-15系列以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作为改进工作的核心。其中,米果空军计划改装224架F-15E和207架F-15C。此外,波音公司还正在酝酿升级版的F-15E+,就是以出口型F-15SG和F-15K的机体为基础,配装接近F-22A水平的雷达和装备,以解决F-22A价格昂贵造成的战力不足。; O" b4 K6 w$ {9 N7 ]) w; p
& @" ]. r" \. y论到出口型的F-15,为新加坡制造的F-15SG和为韩国制造的F-15K比美军现役的F-15更加先进。这两款战机机身几乎全部重新设计,机体结构更加优化,挂点增加到15个之多,而且发动机推力更大。F-15K/SG均可挂载AlM-120C、AIM-9X、SLAM-ER、JDAM等几乎全部美军新型武器。最重要的是,F-15K/SG可配备APG-63(V)3有源相控阵雷达,一问世就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最先进的战斗机。其中,F-15SG在作战系统方面比F-15K更加全面和先进,并于2008年11月首次公开亮相,但正式服役仍需两三年。因此,已在韩国空军内服役的F-15K当属目前最先进的F-15。
6 d; N O# U) h$ a( R) V9 i' f8 [% d
与俄罗斯为了赚取外汇将苏-27系列战机大量推销出口不同,由于种种原因,除米果外装备F-15战机的西方盟国不多。21世纪前只有以色列(约100架)、曰苯(约200架)和沙特(约100架)装备,进入21世纪后,只有韩国(40架)和新加坡(12架)成为新用户。因此,F-15系列的市场评价只能算中上等。. Y; |5 Y- O7 w. }' a9 j- B
" E# o! ]% n6 V$ SF/A-18E/F:没有“特点”的优秀战斗机
% ?/ h) \- z& g& a& i b
2 Z! X& w" b5 |* Z0 x; _米果至今仍在生产并装备本国的战斗机,除了F-22在洛.马公司低速生产外似乎只有波音在制造F/A-18E/F“超级大黄蜂”。F-14已经完全退役,F-15和F-16则只用于满足出口订单。
- H9 K$ }0 B, P' A% e; H- o2 f* M
% x/ v2 ~ F, q: Y1 Y. {1 @在2008年里,F/A-18E/F战斗机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其改进型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却异军突起。该机作为米果海军新一代的电子战机,用于取代EA-6G的地位。但米果空军在这个时候却由于老式电子战机的退役,新飞机却后继无人,已经考虑订购EA-18G作为其装备。这可能将是米果空军自F-4“鬼怪”战斗机后,数十年来首次借用海军型号的飞机。3 ^1 |+ S9 L) d% \0 n
) v1 Q8 T) A* L3 e. g6 O5 O自F-14退役后,F/A-18E/F填补了美军航母舰载机的主力位置。机体重新进行放大设计后,F/A-18E/F型比C/D型具备了更强的战力拓展空间,航程和载弹量有了较大增加,并提高了隐身性能。
3 | L: }& u0 ?; F3 |! ^: {1 B) {9 ]$ B; C- h, Z4 |4 u3 E v
不过按照第四代战斗机的标准来看,F/A-18E/F改进的步伐并不大,尤其是机动性能几乎没有多少改善,属于典型的过渡机种。相对于F-22、F-35乃至“台风”、“阵风”,“超级大黄蜂”的机动性、隐身能力、雷达设备、武器配置都没有突出优点。随着包括米格-29、苏-27在内都开始强化多用途性能,该型机一贯推崇的“多用途”优势也越来越小。但“超级大黄蜂”机体的可扩展潜力,令其拥有更强的作战灵活性,可满足不同用途的作战需要,这也算是没有特点的一种特点。EA-16G的成功,就是这种性能拓展优势的充分体现。
8 G- ~9 J! w$ E) }: K9 W3 l Z# C& u% G
近两年,F/A-18E/F雷达正逐步升级为AN/APG-79 AESA相控阵雷达。不仅极大提高了“超级大黄蜂”对目标的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据称空对空探测距离可增大两倍),可靠性和维护性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另外,AESA雷达对地模式的成像技术加上精确的GPS辅助惯性导航系统,使该机的对地精确攻击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5 F3 Q2 |, I0 k/ q7 N4 C7 [% f
4 z4 Z, p' g8 N9 B0 W9 L
“超级大黄蜂”在国际市场上也颇受关注,尽管F/A-18E/F价格并不便宜,但相对于昂贵的“猛禽”和“台风”,该机已经算是“物美价廉”。目前澳大利亚已订购了24架F/A-18E/F,在马来西亚、印度、丹麦等国新型战机选型上也频频出现这款战机的身影。不过,“超级大黄蜂”参与竞标的机会虽多,但有斩获的事情却很少,荷兰甚至已经公开拒绝选择这款战机。; e6 ~* P. Z& B. {; ]
" X m" i8 ^# m% ?( s6 R0 _+ [
“阵风”:法国总统亲自上阵推销
! o7 j# D3 h7 a 6 q! p3 }- W& k& y
2008年里,“阵风”战机的动作十分积极,不仅F3型“阵风”在今年正式投产,而且在出口市场上也开始主动出击。不过,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阵风”的生产进度和升级进度都受到负面影响。* o* k! c' L$ B
( T- l0 f) C! E3 |0 r/ P5 g4 ^" i
“阵风”是新一代战机中罕见的能同时装备空军和航母的战机,目前在法国空军内正逐步从早期的F1、F2型标准升级为完全多功能型的F3型标准。
, b" u4 C- |& Z% z; u. e& R' V* [# z* M8 c/ t- G$ _2 }
今年7月,法国空军已经批准了F3型投产,首架飞机计划在2009年初交付。与正在生产和装备的F2型“阵风”相比,F3型进一步增加或增强了对海攻击、侦察和核攻击能力,在执行这三种任务时,该机将分别采用欧洲导弹公司的“飞鱼”AM39 Block2 Mod2空舰导弹、泰利斯公司的新一代侦察吊舱和MBDA公司的ASMP-A防区外超音速空地导弹(可配核弹头),此外还将换装泰莱斯公司的“达摩克利兹”(Damocles)瞄准吊舱。不过,在首架F3标准型“阵风”交付时,这些武器或吊舱并不一定能按时投入使用。 # R2 ?% i' G2 D7 E L
1 i2 |) w( D" s即使是“阵风”F3型标准,目前装备的仍是RBE2型无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虽然具有优异的低空地形跟随能力和多目标跟踪能力,但性能与有源相控阵还有一定距离。泰利斯公司已经开始对主动电扫描阵列AESA RBE2型雷达进行低速率初期生产,并预计在2010年交付,用在“阵风”战斗机上。届时,“阵风”将有望在性能上领先“台风”战机五年左右。+ C7 e K, R% B( Q0 f1 F: ^
& ]! @6 |( r. A$ x
“阵风”改进方向除了雷达之外还有发动机。目前,“阵风”配备的发动机为M88-2型,推重比为8.5,F3型将改进为M88-3型,推重比将达到9.5。不过同样由于经济危机的缘故,包括升级雷达和换装新发动机,这些需要投入大笔资金的国防项目很可能也遭到推后。
' r* @* O S" M* ?0 u6 f+ n9 X& j) J
“阵风”的机体拥有较强的潜力,空军型拥有14个外挂点,外挂能力达9吨以上,再加上先进的电子设备和强大的推力,整体作战能力大大优于西方以往的三代战机。客观讲,“阵风”确实是一款能力全面、性能比较均衡的中型战斗机,即能空中格斗,又能对地攻击,还能作为航母舰载机,甚至可以投掷核弹(F3型)。在新一代战斗机中,估计只有未服役的F-35有这种“全能”水准。& i/ j' H; N( _7 E& p% g
`; K- b* z# C8 T1 j# i在出口方面,“阵风”战机在利比亚首次打开市场后,又不断传来积极的信息,阿联酋也有意购买这款战机。此外,法国总统萨科奇在对外访问期间,不断向其他国家推销“阵风”,甚至允诺让巴西许可生产。不过,“阵风”在最大飞行速度和作战半径方面有较大劣势,这也是先后在新加坡和韩国输给F-15的主要原因。
/ {) |. Q2 s+ }5 d2 W' B, K$ c
, A5 |8 I @+ `5 }' x米格-31SM:进入新世纪的高空高速机% V/ ?$ ] n: N( E( `! _5 Y

+ b2 l6 n! A! C2 a u1 o) N1 i, X2008年,俄罗斯正式向米格-31颁发出口许可,从而令其有望在中东等热点区域再度展现“高空高速导弹发射飞机”的风采。此前,作为俄罗斯国内最强的远程截击机,米格-31一直未被列入出口产品的名单上。9 @" h2 f5 o' r3 ?' C( O. r
. X( u% ?. F7 r, B4 f6 T6 {8 Y- \米格-31是最先装备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早在80年代就将无源相控阵技术应用到战斗机上。近年来,俄罗斯又对现有的米格-31升级为米格-31SM,改装了“屏蔽-M”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米格-31的雷达天线直径多达1100毫米(F-22A为1000毫米),其探测距离是其他战斗机无法比拟的,据称对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可达350-400千米。同时,米格-31SM装备了新型综合防御系统、新型数字式通信设备和卫星导航系统。新的大型多功能彩色显示屏代替了座舱仪表,能同时显示导航、地形图、与飞行状态控制等各种信息,使这款较陈旧的战机实现了“玻璃化座舱”。0 R( ?) }, V' A/ Z. J. w
% K B3 L* A4 K, G: [& {6 y
另外,俄罗斯为米格-31SM研制了射程超过200千米的R-37远程空空导弹,这一点连只装备中距空空导弹F-22也无法匹敌。另外,米格-31SM还加强了薄弱的对地攻击能力,可使用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因此,米格-31的电子设备和武器评分几乎都可以达到最高分值。8 W0 j/ O* { k2 T8 q, D: u6 r
3 L* h* t! k6 H/ e8 ^+ d
但是,米格-31的机动性能却无法和新一代战机进行量化对比。该机具备少有的高空高速能力,爬升率也十分强劲,但近距空战性能就有所欠缺,可能大大不如多数三代战机。但米格-31原本就不是为近距离空战设计的,该机独特的超视距空战优势完全可以和第四代战斗机一较高低。其武器配备也是普通战机难以企及的。
! Q" L" F/ K$ U' n8 B/ q8 i
1 w$ G/ T! D4 ]4 q% m米格-31SM的出口型为米格-31E,随着出口许可的通过,该机有望首次出口叙利亚,这一点令米果和以色列十分关注。8 i4 o1 t* R- m' X) Z/ L&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