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8 14: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部的进攻命令,没有能够送到右翼支队,也没有能够送到第八国境守备队的长谷部大佐和最右翼的师部搜索队的井置中佐手上,因为派出去的传令兵全部在半路上死了。所以大家还是坚持皇军光荣传统——各自行动。' R* f: o3 H& p
& q! k6 k( t7 A! n8 d3 ]
3 o- F: U h: j
! r7 E5 _, T3 s最左翼的第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看到右边的长谷部大佐没有动静就马上知道那边没有收到命令。不敢随便后退,一后退就把整个长谷部的整个侧翼给暴露了。再说也无法后退,从21日开始苏军的压力就没有停过,就这样还要抽出一个第一大队到师部所在的753高地去做师团预备队,30公里的路第一大队走了30小时,路上损失了两个中队和机关枪队,总算在指定时间20小时以后的24日深夜到达了师部。
% c' X- O/ ~% c+ {
! d% l9 G$ C* V8 R0 q1 R7 g
/ {1 O$ K: a" a K- X( q+ C) n' V这时候在744高地附近的三角山的第三大队也被全歼了。缺了两个大队的第71联队只好撤退。这一下长谷部就被苏军完全包围,阵地成了一个圆圈。: P$ J$ v% @& x8 m1 g
+ W$ p, Z8 v: j$ l& Z% R# o
' q% c& A6 O3 P7 X; S* _荻州司令官想起来了早就撤出战斗了的炮兵,在命令步兵后撤进入进攻准备的同时又命令炮兵前进到进攻阵地上去。炮兵本来在中间的山县武光联队的后边,正要行动的时候,左翼全部垮了,酒井的72联队又已经后推到了进攻准备位置了,这一下炮兵门户大开,好在天色已晚,如果是白天被苏联人看到了可能百把辆坦克就要过来了。气的畑勇三郎少将跳着脚骂街,结果是本来就拉的七零八落的山县第64联队再抽出一个大队去填酒井联队的空白,保护炮兵。
( d# T L& }' c5 `1 e5 ^+ j, q3 z, `3 l8 m+ ~
& ?: S! z% H; o$ L/ y& G D
就这样,71联队被钉住了,26联队收不起来,左右两翼的预定四个联队的进攻部队就只有一边一个联队,先讲右翼由小林恒一少将指挥的酒井第72联队。
$ o) m4 V9 c2 Y/ H7 U2 ^9 h9 S8 x) Q# s4 x" u5 @. Z2 W
& e/ U( ~) p$ G7 B1 K' `1 d第72联队的进攻路线要通过5公里的开阔高坡。酒井大佐很清楚,等不到到达苏军阵地,这个大队肯定被全歼,但是军令如山,只好前进。果然到了半路上就被苏军的15榴给压在沙草窝子里了,这时候三十余辆装备了喷火器的苏军BT坦克就压了过来,右翼一个联队就这样没了。一直到太阳下山以后辻政信带了四十几个人冒死冲了上去在死尸堆里把联队军旗和奄奄一息身受重伤的酒井大佐找了回来,小林少将却生死不明,回到师部以后才知道昏迷不醒的小林少将已经被人抬回来了。
; z- Q |$ K4 X# ?% w- G$ v6 D7 f" `* B& m
. a* d/ k6 W4 y% U! W1 |
左翼的芦塚大佐的第28联队就更倒霉了,本来就是新来乍到,加上右翼的酒井联队被消灭后,侧翼暴露给了苏军,三面受敌。这时候第26联队总算赶到了,但是要知道26联队满打满算就只有两个中队,赶到了也就是在为苏军准备的点心里再加几块肉而已。9 \9 x8 y7 V/ L) \9 k
# s. u, x$ U. n" a+ A0 M9 d" j
$ U% F" X8 `4 t1 w: A( _就在这种情况下,辻政信仍然命令左翼的森田支队单独进攻。辻政信很知道战场上的现实,知道日军已经无力进攻了,但是他不能违反“皇军不后退”的信条。后退就在自己的履历上记下了一个污点,只有前进。至于前进就是自杀这一点与他无关。
3 w/ W" g* n* x+ J, V
1 ~" d2 ~: T( ~1 y$ o: x. b+ F* ~7 ?( s8 Q6 O; y" n; M- y/ H
两天打下来,28联队的中队长全员阵亡,小队长一大半没了,第三大队大队长藤冈少佐也没了。应该说日军老联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强,指挥官几乎全没了,但是部队还在打。反过来因为部队还在打,又成了被小松原师团长,畑勇三郎炮兵团长和服部卓四郎攻击的对象,说他们是指挥官无能。
y% f/ S( g& D2 B6 J7 V2 A/ b; y. A
1 k+ i7 o+ q1 m3 t% V4 a
被苏军钉在阵地上动单不得的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26日早上八点半左右被苏军狙击兵打死,正好在师团司令部报告情况的东宗治中佐被任命为联队长代理火速返回阵地。左翼缺少了掩护的重炮部队现在成了苏军的攻击对象,首先遭到攻击的是穆陵关东军重炮联队,联队长染谷义雄大佐在25日傍晚切腹自杀,关东军重炮联队全灭。接下来另外两支野战重炮联队也全部被苏军装甲部队摧毁。) {8 L! P4 j" p
- x- M$ ]8 M9 J7 n2 }7 I. m1 c$ C5 L# r! |1 E+ Q+ v
现在第23师团唯一还成建制的部队就只有山县武光大佐指挥的第64联队了,和山县在一起的还有伊势高秀大佐的野炮第13联队。一开始山县还是想分散突围出去,命令手下的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和联队本部分开突围。山县的本意是想用两个大队作为掩护,但和往常一样,两个大队突了出去,这位陆大毕业的精英又慢了一步,没突出去。9 A5 Z! x; I% V" B4 p, D% b
3 F6 K/ _5 l' w3 S
8 C- u( G- c, X8 J5 S, n
山县武光大佐参加了诺门罕的全过程。作为陆大毕业的皇军精英,很有点贪生怕死,数次犯下了动作缓慢,见死不救的错误,就在最后还有点想牺牲部下独自逃生的嫌疑,但是实在是逃不出去了,还是表现得不错,没有束手被擒。山县和伊势两位大佐焚烧了军旗以后双双自杀。
! l! S+ v( C6 p- n% X9 M- d/ t2 O# S7 k; {# j4 L- j! Y, j$ D. c& G
h+ x, S' W' G: v) X& h
日军最基本的作战单位是联队。当时的联队还不多,联队旗还不像后来那样找块布就撑着走,那时都是天皇亲授,决不能落到敌人手里的,实在不行了就烧了它,叫“奉烧”。64联队的联队旗被奉烧是一件很大的事件——这是第一面在对外战争中被奉烧的亲授日军联队旗,当然到太平洋战争后期就不稀奇了。
* ^1 ~, @* f9 l, H0 Q6 u
0 i9 N- z# d* a* ?; u- u% }# ?5 e
9 o. B+ T9 i; H5 {值得提一句的是这位第三大队长金井塚勇吉少佐,他后来做到第220联队大佐联队长,在新几内亚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指挥部队存活了下来,说明此人是很有指挥才能的,但是因为没有陆军大学校的学历,在日本陆军里爬不上去。( h6 J8 o2 t5 B, O2 }: ~8 S1 {
% W- U) d2 ]: F, b/ @& q* s6 E
D: e# C4 m0 \, [& Z4 r
这时候辻政信第五次到了位于将军庙的第六军司令部,浑身充满威士忌臭味的荻州司令官醉醺醺地对他说:“辻君,我希望小松原死!”/ u) J+ W/ h5 A9 x0 U+ f* A. q- w+ D6 l
3 I3 P6 N# @# m9 t$ V$ |" V e& Z: s6 {9 U1 I3 [. z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因为身为师团长应该对作战失利,成千上万的部下死亡负责。另一种解释就是死了的师团长将成为英雄,而英雄的长官是不会被追究责任的。应该采取哪种解释谁也不知道。9 b) o l7 i$ u8 N M3 L
6 ?& M/ N7 z3 g, p; R+ X* z
, ?0 D( B" @4 C3 n0 B) b. j Z这时候小松原师团长离死很近,师部已经被苏军包围了。刚从第71联队长提升的参谋长冈本德三被苏军扔过来的手榴弹炸断了右腿,师团军医部长村上德治大佐正打着手电筒在战壕里帮他做截肢手术。由于条件太糟,后来还是去见天照大神去了。8 ^: n& l/ J) s$ n
- a+ o# m Z5 ]3 ^ T0 W4 @2 D; X& f( u8 I4 F
因为已经知道苏军狙击手专门找军官亲近,日军军官们全部摘掉了肩章,脱去了军官制服。* @4 Y( M3 F! C O' n# L6 s# N
& \" x2 V8 ?6 D4 |9 E* x/ w' \
师团司令部以北两公里的地方是包括伤员在内还有大约200人的第71联队。代理联队长东宗治中佐奉烧了联队旗以后,不是高喊“天皇陛下万岁”,而是高喊着“东中佐本年49岁”,带领17名军官向苏军坦克作最后的自杀冲锋。9 |4 u4 z) h5 h1 a$ y' [
( \6 e! \$ s4 y" N3 Y. J7 ~# z) m6 \" Y/ m
天黑了,苏军停止了攻击,小松原逃了出来。- H3 ^6 }& g. s
, N5 |" Z- F6 T$ T: B1 v" R
1 U" q: \ k8 ~9 |5 E: f I0 r& }; a第二十三师团全部,第七师团的两个联队,第一师团的一个野战重炮旅团就这样干净全部地被歼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