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9-15 16: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产物。
# e: @$ |) w8 J* G6 O* _% V4 |. X( ~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V+ F1 E3 |% P7 A0 L: ?& |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发展阶段,即:
: A( q6 w. S) n (1)无机物的反应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 s+ }& A! `8 S% B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q" E% x# x c3 D
(3)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 x* _+ @4 G: X4 A 2.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6 Q% B- u8 Z& ~# r: _5 i; z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劳动的产物。5 ~6 t3 a3 Z$ P- \- X
劳动,特别是工具的制造,促进了人脑的进一步发达和健全。劳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必要,从而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提供了思维的工具,促进了抽象思维的发展,使人脑具备了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大大促进了意识的发展。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与劳动一起,成为意识产生的决定力量。
& c w+ d" L) f) a3 Y 意识是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起源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6 \$ G( S" E* N) T" Y% E# m
二、意识的本质+ D A2 x2 Y9 x9 x; m, ]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 v( e4 W- S& T4 l 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q! u! i2 q( |! T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现代科学对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证明:意识的产生过程不仅与生物电的传递过程一致,而且也与脑化学物质变化的过程相一致。这些都说明,人脑的生理活动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人脑受到损害,就会阻碍脑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人的意识活动也将受到影响,甚至失去机能。这些都说明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 C; {" S- y- d
2.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P: Q/ d& d D v! w1 Y 人脑有产生意识的机能,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大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才会产生意识。人脑只是一个加工厂,没有原材料,大脑就不能加工出任何产品,不能进行意识活动,不能产生出意识。所以,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其内容是客观的。
: {4 i4 K, B* v: I5 W% ~ 意识的形式则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m) U9 }/ R" U% }' O% w% G# K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归根结底,任何思想和观念,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1 ~# W( ]5 V- X7 Q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的本质。这进一步表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证实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6 l- i$ j" P/ T* x 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N, q9 v) G% u+ o' ?8 j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也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 e9 L$ _: ^- @; {5 R; H% c
第一,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新事物。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4 t0 v1 y0 |# P! K' p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而进行的。实践就是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0 [% n' h) {4 D4 v+ ~ 第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8 K8 r; |2 O6 u) y' n
: x: `$ P* ^5 b, s! Q1 J6 R
第四,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2 L9 Q- O1 i6 I6 ]% r 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使这种改造获得成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其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再次,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同事物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改变一事物就不能不受到该事物所处环境的局限,这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时所必须考虑的。 |
|